陈礼明和陈礼生的中西部巡察农场之旅比计划中的要慢很多,从旧金山汇合上安保小队后就火车和汽车换乘,走走停停,一行车队到达第一个目标农场后,兴奋的陈礼生没顾着休息就要进农场的田地里看熵情。刚刚进入已经属于自己的美国农场,虽然一路上也到访过很多小农场和大型农场,但那些是别人家的东西,这个农场里的一切理论上都属于陈家。看什么都好看,看什么都觉得新鲜的陈地主也饶有兴致的跟着陈管家一起下地,他其实真的不太懂农事,就是看到一望无边的农场后激动开心的忘记了旅途的劳累。即使有车有马,还有农场管理者跟着随时准备回答华族人老板的提问。但是陈管家察看的仔细,一伙人跑了一天也才查看了农场的一个小角落。陈家购买的农场都是刻意挑选出来的宝地,陈家兄弟最优先选择标准就是跟那个祖辈扎根生活了几百年的江北平原各方面都近似的中南部农场,远隔万里的两个地方都有气候相近,雨水充沛,四季分明的种地的好地方。
陈礼生这一支脉从父亲开始就是陈家的大管家,到底是陈家的亲近旁支,分家所得的家财丰厚,在陈家也算是半个主人。即使跟主支陈家没法比,可是真的没过过紧巴的苦日子。进入自家的农场后陈礼生挽袖捞裤腿,俨然一副大能人的模样。其实,陈礼生已经好久、好久没亲自干过任何农活了。他接手掌管陈家,陈地主家有水田十万亩,旱地几万亩,鱼塘和滩涂无算,这么十几、二十多年来即使不刻意去学,陈礼生也已经成为一个种地、养殖的高手。他会看土质,尝水,熟悉水稻和麦子的长势,不用下地就知道这块地是缺水还是缺肥,看到作物叶片上的蛛网或者虫粪就能知道虫害程度。他懂母猪的接生和劁猪,会伺候牛羊,会养鸡、鸭、鹅,鱼塘水产养殖也门清。
当初拿着地图和资料挑农场时候,陈家兄弟俩就是用笔和尺子在已经属于小伊万的农场上划线圈定心仪的农场,所以陈家的农场并不是很规则的形状,农场与农场之间可能有一段距离,并且他家的农场跟小伊万的农场犬牙交错甚至还会相互包容。这种情况在国内是不可能出现的,但是小伊万接受了陈礼明的挑剔。两千万美元从来就不是一个小数目,即使现在小伊万已经是掌握数亿美元现金的亿万富豪也不会小看这两千万美元,自从他开始认真学习并喜欢上做生意后就明白了钱难赚的事实,在临海那几年看似火爆也赚钱的军火生意也没能给小伊万带来超过一千万美元的收入。陈礼明是一个优质大客户,大客户有挑剔的权力,小伊万能够接受。
小伊万从来志不在农事,那些农场不过是他为了体会做生意讨价还价的快乐的战利品。有人愿意接手那些近乎是被当成添头的农场,谈成的价钱也还可以,当然就接受了陈礼明的挑拣。在小伊万和小彼得眼里农场就只是提供食物、落后又肮脏的农场,这些还都是美国的农场,忙于赚大钱的两个罗斯贵族对美国的农场并不在意。反正被陈礼明挑选剩余的农场还有很多,除了留下几处风景好,气候和环境都不错的林场和牧场当做私家度假区。其余的都已经按照杨三强的建议划成一个个只有几百到一千英亩的小农场和牧场,因地制宜搞种植和养殖或者林木业务,再新成立一家集团公司负责管理这些农场 。这个集团公司当然不是兄弟集团,在规划里会有专门负责制种的公司,有负责耕种和收割的公司,有负责修水利和电力供应的公司,有负责收购和储存粮食的公司,有负责加工和销售粮食的公司,有负责灭虫和施肥的公司。当然也有经营牲畜、草料,皮毛类的公司,还有肉类和奶类加工厂。虽然听起来就很麻烦,实现也有难度,但是小伊万和彼得还是被杨三强描绘的未来远景吸引到。不说未来这些公司的股票可能都有机会在纽约股票交易所挂牌,就是目前这么多家农业相关的公司在经营自己的农场经验丰富后还可以外接业务,不一定哪一家公司就会成为意想不到的赚钱产业。还有,到时候那些面积小,有独立产权证且运营良好、不用农场主费心的小农场就会很好出手,价格肯定会比同体量的其他农场贵,会翻多少倍也不奇怪。杨三强和那几块打算送人的农场当然也会跟着小伊万的农场一起让那些公司打理,算是一份细水流长的稳定收益。
美国不比老家,这里没有国内那些世代务农,勤恳老实的农民。在美国只有大大小小的农场主才能被称为是农民,他们不是种地和养殖的主力。真正干活的是雇工,不管你是来自桑落还是南美洲国家,是非洲来的还是华族人,哪怕是从欧洲过来的甚至就是美国人,只要身体健康,愿意接受农场主们开出的底工资和长期合同,他们就敢收留你,期间不会有人来检查你是否是以合法理由进入美国。这种庇护是很多非正常途径来美国的人早期最需要的,他们为了生存,为了留在美国只能进入农场、矿场这种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地方工作。熬上几年、十几年或许可能就会有机会跟那些美国人一样可以进入钢铁厂,汽车制造厂,石油化工厂这样的大工厂工作,领取到高工资,过上体面的生活。
陈礼生和陈礼明的农场所有权刚拿到手,其实并没有真正接手管理任何一座农场,一切都还在兴头上。他们原本想用自己人种地,华族人能吃苦耐劳,精通农事又好沟通。等他们多走走几处农场,多看看美国其他农场主们的管理方式就会发现这基本不可能实现。陈家几十万英亩的农场散落分布在美国全境,如果都用从国内招募过来的华族人种地、搞养殖,即使国内老家那些有经验的农民愿意搬家来美国,即使美国海关不阻拦,几十万英亩的农场想要打理有序需要的人手就不是小数目,这些熟练手肯定不会是孤家寡人来美国,还得算上他们的家人,那么最终搬迁的人口数量就会暴涨,跨洋搬家的差旅费和安置费就会是一笔天文数字,买农场已经倾尽家产的陈地主付不起。当然,小伊万从三大超级富豪家族抵价得来的农场都是经营状况良好的优质产业,这些农场原本就有数量庞大的雇工和管理者,他们的去留和安置也会是一个需要不菲花费都不一定能平稳消弭的难题。这里是美国,各州都有不同法规的美国,华族人始终不是主流。杨三强相信迟早陈礼明和陈礼生这对同乡表叔会接受现实,也相信他们会招用很多华族人,相信他们亲自经营这些农场肯定也不会亏本。华族人只要有土地还能安稳生活,他们在哪里都能落地生根。最终陈家兄弟会习惯、会遵循美国本地农场主们的行事方式,入乡随俗嘛。
杨三强心中早有定计,一点都不操心陈地主两人在美国的行程。他们一边走,一边玩都行,等他们多看几座有很强代表性的农场后估计就会加快行进速度,等他们到达纽约后会被送去斯坦李.卢克教授家的农场,那里有使用尿素施肥的对比实验田,还有尿素作为添加剂养牛羊的实验牧场。比老家上好水田产量高五成甚至一倍以上的尿素试验田他们肯定会感兴趣,杨三强认为尿素肥料的优异表现会打消陈家兄弟俩心中很大一部分疑虑。
老卢克教授已经被小哈里曼请去勘验他准备好的尿素肥料生产工厂的厂址,尿素年产几十万吨到百万吨的远景规划可以慢慢实现,但是所有人都想要在今年年中前搭建出一座产量五千吨级别的实验性尿素生产工厂,并且要投入生产运营,还有三四个月的时间,时间其实很紧迫。小型尿素生产工厂产能有限,对原材料需求不大,老卢克和小哈里曼都看中了罗德岛州的一块地皮,那里有铁路和港口还靠近一座发电厂,足以应付尿素肥料厂的生产需求。有这座工厂存在,不但斯坦李化学公司的银行贷款会容易拿到,投资公司对肥料生产项目的追加投资也会名正言顺。当然这种试运行生产还可以在生产过程中查漏补缺,优化实验室环境下取得数据和现实生产中的实际数据的差异,帮助卢克教授改良设计图纸,为尿素肥料项目大规模建设提供经验和更细致的数据准备。
普雷斯科特跟对耶鲁大学棒球队出去比赛,这是一场三校联赛,对耶鲁大学棒球队来说是一次寻常不过的跨州赛。哈佛大学是赛事主办方,除了老对手耶鲁大学,还有一方是哈佛的小邻居马塞州工程技术学院也就是那个最近几年事事出挑、风头正劲的马萨诸塞州理工学院,也不知道哈佛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任由身侧的小学院冒头,这两所大学在同一座城市,校园几乎相连接。
哈佛大学离纽海文也不远,这是一所底蕴深厚的古老学院,耶鲁大学一直在赶超想要比拟、并肩。是的,耶鲁大学没人愿意承认这一点,但是教学、科研、体育等等方面,只要有评判标准的事情耶鲁都在暗中跟哈佛比较。哈佛从来都是居高临下看紧紧追随在身后的耶鲁大学,那是一种师父看徒弟的眼神。耶鲁人花费百多年光阴才将哈佛人的眼光拉平,至少耶鲁人心中已经如此。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都是在世界上有排名的顶级学府,渊源颇深的两所古老学院既相互合作又相互比拼,紧迫感从来都不缺少。所以橄榄球,棒球这类竞争激烈的体育比赛最受两校师生欢迎,不提四校联盟这样的校际联盟大比赛,哈佛和耶鲁之间的赛事是最频繁的,即使校队没有比赛还会有两校之间同专业或者异专业的球队相互捉对厮杀。双方为了一场比赛在对方学院花费好几天是很正常的事情。
普雷斯科特和杨三强都不在家,可是晚上普雷斯科特家后院的灯光依然明亮,呼喝声音不断。普雷斯科特家的左右邻居房子都已经被杨三强买下来,现在靠近山体和河流的这一面其实只有普雷斯科特这一户有人居住,最近的邻居都在马路对面的社区里,倒也不怕夜晚的训练会打扰到其他邻居。
自从杨三强被山姆.温切斯特带着去不同橄榄球队打比赛后,普雷斯科特的后院访客就越来越多。未婚年轻人总有使不完的气力,遇到比赛或者考核很多人都会偷偷给自己加练。普雷斯科特这里有美酒,有灯光,有场地,有朋友,这个靠山后院有时候比小酒馆都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