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城的一个小院子内,有几名书生和明显出身武林的年轻人在小声商谈。
“东西都送出去了?”
“送出去了,很顺利,没有一点阻碍!”
这些人大多出身不凡,商谈的也都是要命的事情。
“那些武器他们拿了没有?”
“我安排了人烘托,保证都拿了,至于他们会不会反抗,就不是太过清楚了。”
“其实,我倒是认为我们安排人统一管理他们比较好!”
“不行,我们没这么多的人,也没有这么多的资源去供养他们!”
从言语中判断,给大同互助社分发兵器,应该就是这些人做的,只是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他们束手束脚。
“算了,不统一管理也有不统一管理的好处,至少现在他们杀人也不会引起太多的注意。”
“确实,他们没有经过训练,临到末尾有胆怯退却,实际上有了兵器却跟没有似的。”
“反抗者还是寥寥啊!”
此时,有人长叹,显然是持有悲观态度的。
“其实,这是正常的,自从上一次大规模的江北起义已经过去了五十年,百姓们不能说安居乐业,但零星的起义反抗并未造成多大的影响。”
“再加上现在很多地方的百姓与其说是百姓,倒不如说是其他人的奴隶,田地都已经没有了,反抗念头也就薄弱了。”
“不止呢,血性都快磨平了!”
他们说的很悲观,很看不起,觉得这些人麻木,但又无可奈何。
“其实血性一直都未曾被磨平,只不过是埋藏的很深罢了,他们需要一个引子,一个能够激发他们血性的引子。只要激发了,天下皆变。”
一句话,众人沉默。
“唉,咱们江北确实不如江南,至少他们那里的人敢于起义,并且连绵不绝,甚至江南都曾两度陷落,算上这一次,都是第三次了。”
“还能是什么,大乾朝廷在江南杀的太狠了,可是杀的再狠,人就有人逃出来,然后带着仇恨活下去,最后掀起一场场起义。”
“其实大乾朝廷这百年间在江南的政策也是不错的,扶持大量的豪强地主,将他们和官府紧紧结合,彻彻底底的镇压起义,从而导致江南起义不断也很难掀起大风浪。”
“哈哈哈哈,这就是个笑话,现在江南不也是没了!”
“这其实源于朝廷在北疆的战事失利,江南大营不曾久战导致战斗力下滑,加上白莲教信仰众多,一呼百应从而掀起了一场浩大起义。”
“是啊,这场起义理论上打破了江南很多豪强地主的统治,这才使得汉军发展了起来。”
“其实你们或许忘了一件事情,江南文风颇为昌盛,思想也多为激进,是多方面才造成这样的事情。”
众人商谈的很多,各有各的总结,但也可以从他们的话中得知,他们似乎是准备做一些什么。
“别说汉军了,说说我们吧,真的要做吗?”
“箭到弦上,不得不发!”
有人语气肯定,他们不是没有退路,只是不想退了。
“今天我们若是退缩了,明天我们也会继续退缩,后天还会退缩,这般退缩下来,什么时候是一个头?”
“呵呵,恐怕要等我们死了,才不会退缩吧?”
“想的美,我觉得到时候有人抢你墓地,你都要退缩!”
寥寥几句话,终究是让人定下心思。
有人笑道:“可是这般做,我们会死的!”
也有人笑道:“死又有什么可怕呢?”
很多人赞同,“是啊,这般浑浑噩噩,倒不如死了算了!”
“我是受尽了折磨,我的思想快要崩溃了,我忍受不了他们,倒不如一死了之。”
这是一个锦衣士子的话语,他是在场人中身份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