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萧潜酒醒后,见到身上穿着的黄袍,惊恐万分(假的),急欲脱下黄袍,可兵士们死活不让,只言,若要让大家伙北上,必得受了这身黄袍。
萧潜万般无奈,又“心系”朝延安危,只得“暂时”受了,先北上再说。
萧潜大军北上,北狄铁骑也有所忌惮,再说这次南侵,也占了不少的地,抢了不少财物,犯不着与萧潜硬刚,像疯狂抢劫一次,载着丰厚的战利品,后撤了。
但即便撤了,边关上的十个州郡,还是被他们占着。
北狄铁骑是撤军了,可太皇太后,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两个身着黄袍者,谁执掌大周天下,是个问题。
俗话说,天无二日,国无二君。这是极待解决的问题。
萧潜的解释:当时他也左右为难,一边是急需救驾的皇帝,他得尽忠,但一边,却是出生入死的将士,他得顾义,左右都有理,可愁死他了,最终,就……
但他这点把戏,当然逃不过,已修行N多年的太皇太后的眼睛,也逃不过周朴颜回等人精的眼睛。
但此时,太皇太后祖孙俩,势单力弱,虽然有周颜两人及一些朝臣的支持,但更多的朝臣,却是倒向(威逼利诱)了萧潜。
毕竟人都是趋利避害,文官,是拗不过乱世时的,手握兵权的武将。
太皇太后与太后,思虑斟酌再三之后,为了保全冉氏血脉,天下不再战乱,便与萧潜,暗中达成协议,冉氏禅让出皇帝之位,但萧潜,得善待冉氏后人,曾经支持过小皇帝冉训的文武官员,萧潜不得迫害,同样得善待。
萧潜的目标是皇位,虽然他黄袍加身,强行窃取了这个位置,但江山毕竟是先帝冉荣打下来的,冉荣的治理政策,很得民心。
俗语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虽然他手握兵权,但若对冉氏赶尽杀绝,绝对会寒了天下人的心,他的皇位,也坐不稳。
而对外,还有北狄,西戎等强敌环伺,随时虎视眈眈的盯着大周这块肥肉,只待一有机会,便上来咬上几口。
若他与冉氏闹翻,冉氏为自保,定会全力以赴的与他火拼。冉氏得天下民心,还有死忠冉荣的文臣武将,真要撕破脸打起来,他也讨不到什么便宜。
更糟糕的是,那时天下大乱,北狄和西戎,是不会放过这种机会的,肯定大举来进犯。
而太皇太后,肯定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才“禅让”皇位的。
博弈过后,萧潜答应了太皇太后的要求,当然,为防后手,太皇太后,可是要萧潜写了些东西的,相当于萧潜,向冉氏立了字据,反悔不得哒。
当然,这字据是双方暗中所持,具体内容,也不得为外人所知。
意思虽然是那么个意思,但禅位诏书,萧潜,写的可就要比这个,好看的多。
尘埃落定之后,萧潜,便逼着太皇太后,及冉训母子,立刻兑现。
太皇太后也很硬气,忍辱与小皇帝母子,搬出了大周皇宫,住进了萧潜特地为他们指定的恭郑亲王府。
对了,冉训禅让皇位后,萧潜尊他为恭郑亲王,享亲王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