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 > 第894章 始祸者死

第894章 始祸者死(1 / 2)

 推荐阅读: 斩妖除魔从龙象般若功开始 惊悚游戏:我的选择题有点不正经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灵气复苏:开局我能花式卐解斩月 重生之这个世界有阿飘 夭寿,他仓库上亿装备全是神器! 回山乡,媳妇儿,咱不为王谁为王 最强仙医 第一女官:气运养我,我养国运 郡主倾凰:下山后我被团宠了
最新网址:hbcjlp.com

吴起收回一直盯着狼头大纛的眼神,对着林胡王道:“大王既与晋国友善,当知昔日晋国有命,始祸者死!”

扯什么晋国与林胡关系和睦,本就是林胡王满嘴跑火车的套近乎之词,他哪里知道晋国有什么“始祸者死”?

但吴起问了,林胡王还不能说不知道,他装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又加重语气强调了一遍:“当然,晋国有命,始祸者,必须死!”

“始祸者死”是当年晋国为了保持六卿之间的势力均衡,维系脆弱的国内局势,而制定的一条刑罚准则。

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哪一方首先挑起祸端,那么他就是举国上下的公敌,其他诸卿可以群起而攻之。

“始祸者死”被六卿写入盟书,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盟誓仪式后,被沉入河底,放之高山,埋入地下,以示天地神明俱为见证,有违者,人神共愤,天地共诛。

但在六卿争权的年代,“始祸者死”除了没有止乱,反而引起动乱和内讧,最终导致六卿连年争斗,六卿变四卿,四卿变三卿,三家最后瓜分了晋国。

对于“死”,各方均表示没有异议;对于“始祸者”,却各自有着不同的解读,每一方势力都选择有利于自己一方的解读方式。

春秋时期,围绕着“邯郸午”事件,各方定义了不同的“始祸者”。

赵鞅命令邯郸午(赵午)迁五百户送到晋阳,邯郸午不想把已经形成生产力的五百户邯郸之民送给赵鞅,于是就想了个馊主意,攻打齐国,再抢五百户送给赵鞅。

结果邯郸午攻齐未成,还形成了晋、齐之间的国际矛盾。

赵鞅认为邯郸午是“始祸者”,将其关到晋阳,一段时间之后,杀掉了邯郸午。

赵鞅认为,杀掉邯郸午是赵氏的家事,自己作为赵氏宗主,杀掉一个“始祸者”,没有问题。

但他忘记了,邯郸午背后还站着另外两大卿族,中行氏荀寅是赵午的亲娘舅,范氏的士吉射又是荀寅的儿女亲家。

赵午的大臣涉宾和他的儿子赵稷立即跑回邯郸,举旗造反。

中行氏与范氏立即到晋公那里告状,称赵鞅是“始祸者”,并成功拿到了国君的命令,开始“二打一”,把赵鞅打得满地找牙,逃回了晋阳老家。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行氏与范氏咄咄逼人的态势,令智氏、韩氏、魏氏三家感到不爽。

智、韩、魏三家又提出,“始祸者”实际上三人,赵氏杀赵午固然有错,但中行氏、范氏支持邯郸叛国更是过分,是更大的“始祸者”。

于是智、韩、魏三家又从傀儡国君处获得了进攻令,在中行氏、范氏背后发起了攻击,最终将中行氏、范氏两大卿族赶出了晋国,救了赵氏,晋国六卿变成了四卿。

在这一事件中,“始祸者死”挂在每一方势力的嘴上,成为了心怀鬼胎的各方势力的遮羞布。“始祸者死”,不仅没有阻止晋国内乱,反而助推了六卿恶斗,从某种意义上加速了晋国的灭亡。

至此,“始祸者死”也变成了冠冕堂皇的借口。包括吴起今天重新提起,也是为了给接下来的行动,找一个义正词严、大义凛然的借口。

吴起道:“大王既知,那么此次草原起衅,始祸者谁?”

林胡王疑惑地左右看看,然后慢慢转过头,看到吴起那支神奇的箭矢仍然插在楼烦人的大纛之上,仿佛一切都明白了!

他回过头来,下令道:“来人,令楼烦部众全部下马待命!”

特乌东顿感不妙,他纵马上前,来到林胡王近前:“大王……王叔,千万不要中了汉人的圈套啊,小侄对王叔忠心耿耿,楼烦人更愿举族相投啊!”

林胡王听着身后楼烦人一片杂乱的下马声已定,一眼也不看特乌东,恶狠狠地道:“来呀,将特乌东绑了!”

特乌东顿时明白过来了,口中破口大骂,伸手便欲拔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