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谭还要写诗?
蔡琰明眸看向袁谭,不断示意对方见好就收。
毕竟袁谭的二十字诗虽然胜了,在她看来,不过是取巧而已。
就文字的扎实功底来说,是远不如她和阮瑀的。
她恨不得上前说一句:“能憋出这二十字,一般人已是极限了,莫非你还留有余地?”
而且还要是刚给家翁,听口气,还是劝诫的意思。
这个难度,比出题还要难了。
听着袁谭大言不惭的话,蔡邕则是来了兴致:“公子欲送老夫诗作,还请作来!”
袁谭也不客气,提起笔:“《赠蔡公一,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蔡琰怔住。
阮瑀怔住:“这诗,何其更短也!”
只有蔡邕不住点头,微微笑道:“袁公子竟来勉励老夫!
这诗虽短,亦是字字珠玑。”
这个时候,他也是彻底认可了袁谭的才华:“显思才华横溢,妙手生花,一字可值千金!
当今之世,唯有一人可比啊!”
阮瑀急忙问道:“何人?”
虽然明知道不是自己,但难免有些期待。
蔡邕抚须笑道:“曹操曹孟德,此子作诗亦是大气磅礴,有英雄之志啊。”
(曹操:老师别说了......)
袁谭:“......”
果然真正高明的人,总能发现事情的端倪。
不过他脸不红,气定闲。
毕竟曹操《龟虽寿》作于五十岁左右,约在驱除袁熙和袁尚、平定乌桓叛乱之后,南下荆州之前。
至于《蒿里行》的时间虽然早些,但从原诗中“淮南弟称号”可以看出是在袁术称帝之后。
而且袁谭也是只截取其中的几句经典罢了
这一世,曹操在他的异军突起下,过的肯定没有原历史上那么舒心。
压力之下,那么豪迈的诗词,估计也作不出来了。
于是,袁谭向左侧拱手,继续道:“英雄之志啊?
蔡公,小子这第二首诗,说的却也是志向。
不但表明小子的志向,同样也是勉励蔡公啊!”
蔡琰瞥了袁谭一眼。
阮瑀心中也有些不虞,公子,蔡师不管怎么说,也是名闻天下的大儒。
《易》、《书》、《诗》、《礼》、《乐》、《春秋》尽皆精通。
您这仅仅是诗之一道啊。
蔡邕闻言,却是不以为杵,反而哈哈大笑:“快,快,快些写来!”
见状,阮瑀和蔡琰也来了兴致,紧靠在袁谭左右。
只见蔡琰蹙眉,眼神专注,一张俏脸堪堪就有挨到袁谭肩膀。
佳人吐气如兰兮,淡淡香味直入袁谭的鼻腔。
袁谭轻嗅,只觉心旷神怡。
扭头看去,只见阮瑀一张大脸,居然比蔡琰靠的还近。
胡须都戳进肩膀衣物里!
袁谭顿时无语至极。
蔡琰靠近了便靠近了。
你一个大男人靠这么近干嘛!
......
袁谭急忙收敛心神
在三人的注视中,第三次提笔:“《赠蔡公二,志》:
壮志中兴十三州,男儿何须带吴钩。
麒麟云台如尘土,纸笔刀兵万世侯。”
随着最后一个字落下。
蔡琰和阮瑀还在揣摩。
蔡邕却早已收起了之前的兴致,反而正色的看向袁谭:“袁公子,此话当真?”
袁谭把笔丢在一边,笑道:“如何不真,不但要万户侯,还要绵延万代才行,蔡师!”
蔡邕有些佝偻的腰缓缓挺直,郑重躬身道:“老夫愿意出仕,但求能为中兴汉室十三州,尽一点绵薄之力。”
......
袁谭脚步轻快的离开了蔡府。
蔡琰一直把他送到府外,看着青年的背影,心中不由得多了一些好奇。
在阿翁位居高位时能看到隐忧,在阿翁身陷囹圄百官束手时施展任侠手段,原本以为只是世家浪子;谁知,竟能又在阿翁萎靡时写诗勉励......
想起了阿翁方才精神矍铄,仿佛换了个人的样子,她不由得心生感动:袁公子对家翁何其好也,为何呐?
脑海中忽地闪过袁谭今日又碰她手指的情形,顿时脸颊飞红。
连忙呸了一口,转身跑进府中。
......
袁谭一边走,一边轻哼:“昔有薛仁贵三箭定天山,今有袁显思三诗擢芳心。”
一直护卫袁谭左右的典韦,忽地开口道:“公子,某觉得芳字用的不好!”
“哈,哈哈,哈哈哈!”
袁谭扭头看着一本正经的人熊壮汉典韦,差点笑岔气。
今天作诗作了半天,没成想把典韦的诗兴都作出来了。
“水!”
袁谭好不容易止住笑声,忙向亲兵示意,说了半天话,口干舌燥了。
咕嘟嘟喝了好一气后,袁谭才饶有兴致的道:“那依汝言,此处当用何字呢?”
典韦道:“某觉得花比芳好。
公子您听,昔有薛仁贵三箭定天山,今有袁显思三诗擢花心,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