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于,原本高洁的群体,为了自保,甚至要与宦官这种粗鄙的奴仆勾结。
所以,我和显思昼夜的思考和探索,才探寻出这样一个完美的设定,如此彻底的把权力限制在牢笼之中,不会完全的落到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手中。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法治下,政策的出台,能眷顾到社会上的每一个阶层。
所以,作为顶层的设计者,和执行人,我们十二个人,必须坚定如一的执行,并保证这个制度永远的贯彻下去。
谁都可以下去,但制度绝不容许变化。”
显然,这些台词,都是袁谭起草的,所以带有很多后世的词汇。
只不过,他只是大将军,所以说这些话并不太合适。
袁绍返回之后,在袁谭跪在宗庙之中三天时间内,袁绍同样在陪着自己的好大儿。
原本袁绍对刘氏还有很强的眷念之情,但在听说刘氏在他和袁谭身边,各个层面安插了很多人之后,尤其负责袁绍饮食的几人之后,才不由得惊出一身的冷汗。
也就是说,他袁绍的生死,系于刘氏一念之间。
这是要做做什么?
不用想也知道。
汉灵帝刘宏怎么死的,他袁绍作为大将军何进的腹心,又如何不知。
或者说后汉那么多皇帝英年早逝,真的都是病?
呵呵呵。
老刘家的子嗣,可没有短命的传统。
还有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刘氏可是这场叛乱的核心之一,是她勾连了河北审配,并称可以完全接收袁绍的势力,如此才让曹操和杨彪等人彻底下定决心。
至于她如何接收袁绍的势力,不用想也知道。
而一旦这场叛乱成功,袁谭在历城的所有腹心和家眷,恐怕都会被屠戮一空。
相对来说,袁谭至今还没有对袁熙、袁尚和袁买下手,原因又是什么。
不还是对阿翁舐犊之情的深深眷念么。
那一刻,袁绍宛如被雷劈中,饶是他不清楚这个儿子有多少的表演成分,也忍不住心胸酸楚的泪如雨下。
论迹不论心,论心天下无完人。
最终,父子两人彻底站到了一起。
从传统的意义上来说,袁绍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棋手,他虽然足够理性,但感性却已经影响了理性的判断。
这也是他在原本的历史上,对待刘氏、和宠妾,以及子嗣之间的问题处理不好。
对小跟班曹操太过信任的原因。
从制衡的角度来说,怎么可能给曹操那么大的自主权力,还把汝颖集团派过去相当一部分帮助曹操。
最关键的问题,做了这么多事情,居然没有把曹操的子嗣和家眷抓在手中作为人质。
这在当时来说,根本就是很难理解的事情。
当年的兖州之乱,在曹操只剩下三个县,李乾被杀的时候,袁绍曾派人劝说曹操,把家眷子嗣送到邺城。
结果曹操在程昱的劝说下,带领大军吃了人肉脯,坚持下去。
如果袁绍足够理性,现在就可以认清楚曹操的真实嘴脸。
拿下濮阳之后,就可以直接灭掉曹操了,没道理把兖州继续交给曹操,只保留东郡一地。
说句难听的话,没有袁绍的帮助。
只有三个县,蝗虫四起,靠吃人肉的曹操,还有多大机会能够反转?
哪怕他是孙武重生也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