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版刷术顾名思义,是在版料上雕刻图文,先把文字写在绢布上,然后再在木头上雕刻。
这里是反刻的,雕版作为模板,在雕版上涂上油墨,滩上纸张,用适当的力度按压,模板的字、图就会印在纸张上,成为正常的字、图。
雕版印刷术在唐朝中期成熟,这个事情还不是一个成熟的技术,如今的书籍,大部分还是考手抄。
他与活字印刷术相比缺点明显,效率低,制作一套书的模板,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太死板,一套模版一套书,大小等都确定了,没有任何改变的可能。而且其中错了一点,一块模版就废了。
活字印刷术就不同,
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因为它是一个字一个图为一个单元,试错成本就小很多,而且可以重复使用。一套常见字就解决了大部分工作量,这样就提高了印刷效率。
而且灵活性也更好,可以调整部分字体等手段,让印刷品精度更高。
最重要的一点,活字不一定是在木板上雕刻阳文,做成木字。还可以用胶泥做,起初的活字,就是胶泥做成的,然后用火烧制成型,就成了一个一个的字,这样成本就很低。
把字排列在带框的铁板上,铁板上有松脂、蜡和纸灰等物质,加热后这些物质融化,就把活字黏在铁板上。再把活字压平,涂上墨、铺上纸,开始印刷。
印完以后,活字能拆下来,重复使用,这样在大量印刷的情况下,省时省力。
在后世看来,这个很简单,就是把死的变成活的,不能动的变成能动的。但是第一个能想到这个的人,就是天才,是技术的革新。
活字印刷术在宋朝才出现,李承乾现在送给李世民,李世民怎么会不激动,不欢腾跳跃。
本来李承乾是打算过几年,大唐有钱点再拿出来,因为不管什么时候,有钱有粮有闲的时候,才能发展科技。
印刷术再好,前面还有有造纸术,造纸要人,造纸要原料,造纸还要场地等等。
但为了让李世民不计较他的出逃,他决定先拿出来,把李世民欢喜晕过去,放他一条生路。
他想的很美,以为这样李世民就不管他了,但是实际上李世民满心都是我儿李承乾犹如天人,我儿李承乾必定会让大唐更强盛。
“父亲,我在外寻求灵感,会定时给您送来与众不同的东西。”李承乾认为这句话是在威胁李世民,提点李世民,不要来抓他。
在李世民心中是这样的:吾儿为了灵感,为了与众不同的东西,为了大唐,为了我,只能离家出走,在外吃不好睡不好,风餐露宿,好幸苦,得儿如此,我之大幸。这大唐,我要为我儿收好!
李世民泪流满面啊,太感动了。
他连走带跑又回到李渊身边,不待作亭通报就闯了进来,“父皇,承乾,承乾。”
李渊差点被被吓到心脏骤停,他还以为李承乾出了什么事情。
“二郎,二郎莫慌。”他嗓子都直了。
等李世民把李世民留给自己的信举到李渊面前,李渊眯着眼睛看完,然后一拍大腿,“朕的好孙儿啊!”
父子二人此时心意相通,执手相看泪眼,都认为李承乾是为了大唐才出走。
“神仙之事本就是出人意料,或许承乾因此才离开长安。”
李世民:之前那顿白挨了,应该早点拿出来我的信。
后来知道这个事情的李承乾:原来还有这个理由,我竟然没有想到,失策失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