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李世民的底气,国子监那三百多监生,经过一年多的折磨,不,教育,已经都算得上是人才。
李承乾留给孔颖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都被孔颖达用在这群学生身上。
大理寺卿给监生们讲如何判案,如何根据环境、证据、证词来判断事情的真相,民部官员讲述如何丈量土地,如何收税,大唐有多少土地,各地主要产物是什么等等。
吏部直接把历年来对官员的考核标准拿了出来,“对着看吧,看看你们需要做哪些。”
兵部的官员不仅负责了军训,还负责讲解大唐疆域,大唐边疆相邻的效果,边疆的气候,地形等等。
还有算术博士来教监生们常见的计算,甚至带他们上街买东西,算是实践了。
……
李纲等人开始反对,认为教书不是这样教的,应该从儒家经典书籍开始教,比如【易】,【尚书】,【春秋谷梁传】等,让学子们先了解儒家圣人的圣言圣语。
要学习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就是礼仪、乐理、骑射、驾战车、书法认字、数学。
“大唐缺少人才,不是夸夸而谈的人才,是能成为一县父母官的人,他们要懂得的东西应该贴近民生。”孔颖达对李纲很尊重,但是反驳起来也是不给李纲留情面。
身居高位之人,已经看不到脚在泥土里的百姓。
他们一心想着如何让太子做一个好皇帝,但是却不知道低头看一下大唐到底缺少什么样的人。他们的眼睛,已经习惯性向上看,他们认为是大局,是从源头为百姓好。
孔颖达曾经也是这样的人,但是当了李承乾老师之后,他不敢这样想了。
曾经,李承乾似笑非笑得看着他,说道:“老师,您知道如今大唐还有很多百姓饿死么?您知道很多县令脚都不会踏出县衙么?他们觉得脏!”
“他们觉得百姓之事,应该求着他们处理,他们是贵族,他们高贵!老师,您家的家主,是不是也很少出门啊?”
孔颖达又是一身冷汗!
所以,他做一天国子监祭酒,就要监生们真正明白民生艰难,而他们就是要解决民生艰难。
李世民三天两头去国子监,考察监生,魏征每次都摩拳擦掌当问题最多的个人。
“天下才子,多种多样,而你们,可能不是才子,你们是大唐的人才,真正的人才。”
这等于是对口培养啊!
国子监监生们,成了李世民官员后备役。
世族们看着心有不甘,自己家孩子都被带歪了,就开始想办法攻击国子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