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函一出,各家矩子纷纷大惊。
纷纷放下手头事务,赶往齐国,只为争夺百家第一之名。
七月初七。
九十九家矩子齐聚稷下学宫。
在百里震惊的主持下,为了争夺百家第一,彼此间开始激烈交锋。
殊不知,随着各家思想的论述,各矩子身上的自家气运在不断的流向百里震惊。
当然了,即便众大能知晓此事,为了争夺百家第一,也不得不默认。
大会历经七七四十九天。
各家纷纷败退,就连元始天尊的法家、通天教主的兵家以及西方二圣的佛家也已退出辩论。
现场之中,只留下太清老子的化身李耳的道家以及孔宣的化身孔子的儒家还在相互辩论。
作为主持的百里震惊当即提出一个话题。
“何为道!”
李耳: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孔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对于道,李耳讲究的是不可查,不可探,顺其自然。
反观孔子,却将道看做万事万物,当抱有乐观的心态,主动去学习。
双方据理力争,谁也无法说服对方。
百里震惊见状,当即结束话题,又抛出一问。
“如何治!”
李耳:
“不尚贤, 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 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 使民心不乱!”
孔子: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大意便是对于治理国家。
李耳讲究的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肚子,不使百姓有竞争的心思,百姓无为,天下太清,也就是所谓的无为而治。
反观孔子,讲的却是以德治国,得百姓拥戴。
为此,双方同样据理力争,不分上下。
无奈,百里震惊又出一题。
“何为仁德?”
李耳: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孔子: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
一时间,双方为一个个命题争论不休,互不相让。
众败退的矩子纷纷猜测孔子得来历。
不过,联想众多紫霄宫大能,却是并未发现有这等人物出现。
只可惜,李耳率先立下道家,《道德经》也已彻底完善。
双方争论到最后,孔宣却也棋差一着,惜败而归。
至此,百家辩证,道家夺得第一。
消息传到五国,李耳之名再次名声大噪。
拜入道家凡人,不计其数,就连大能转世的列子与庄子也纷纷加入道家。
道家之名,锋芒毕露。
李耳返回老君山之后,拒绝了晋王入朝为官的邀请。
将道家思想传播一事安排给二位副家主列子,庄子之后。
骑坐青牛,再次踏上了周游山川河流、参悟自然之道的旅程。
在李耳离开晋国不久,晋国一分为三,韩、赵、魏三国瓜分晋国国土。
同时,燕国崛起,取代宋国。
战国七雄,正式登上舞台。
太清老子化身李耳消失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