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雪觉得念得最顺畅的就是《波若波罗密多心经》。而且很快就能背下来,简直不可思议,而且越念越欢喜。
这应该就是往昔世中念诵的很多,很欢喜,所以感应就不可思议。
而念诵《月老经》时就不一样了,苟雪一直都是浑浑噩噩的,整篇都能读下来,甚至前面都能背下来,但就是好像很多地方读不懂。甚至时常有读着读着断片的。
念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反应就更强烈了,第一次读的时候,头疼的厉害,嘴都是瓢的。而且,心里被蹂躏的喘不上气,但为了父亲,她硬是坚持下来。而且,通篇读懂的真的不多。大部分都是一知半解,或者干脆断片,大脑跟短路一样。
后来她才慢慢知道,这就是人的业障在干扰,(当然还有冤亲债主)只有坚持下去,慢慢集功用行,待业障慢慢消除就会,拨开云雾始见清天。
人的身,口,意的行为过后产生的结果叫做业:说话造口业;身体行为造身业;心里去思去想造意业。
而这些业一般分三大类:善业、恶业、无记业。
说的通俗好懂一点,能障住人的业一般是,人的身、口、意喜欢做的事得到的果。
既然喜欢自然不自觉就会多做,某一种行为做的多了就会成为习惯,而习惯就会冥冥之中影响人对很多事情的判断从而影响行为,从而影响一个人的命运!
所以佛法说修行,转运,首先要消业。
我们都知道人对喜欢的东西是乐此不疲的,相信很多人都有通宵玩游戏,追剧,看小说漫画等等的经历,因为喜欢,所以亢奋,不觉得困。
可是当看到自己不喜欢的,比如学生时代的课本,很多枯燥的知识类书籍,或者看不懂的文言文等等,就会看不了多久就犯困。
业障,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累生累世喜欢的东西形成的习惯,障碍住了人对于其他东西的理解和探索欲望……
所以才有一句话叫,业能障慧!不消除业障就不能开慧!
所以佛法讲,什么时候,你看到任何东西不是再是顺着习惯,或是分别喜好,而是无差别看到它的作用和意义时,你就开始开智慧了。
这个时候很多老师就会说:这个学生,或者这个徒弟开窍了。(我们知道不同的知识领域对应不同的窍。)
而能降服住这些习惯、喜好时间的长短就是定力。你定力越长,自然就能无差别得到的越多,也称开悟,最后量变达到质变,集小悟成大悟,由大悟达到大彻大悟!
所以佛法讲勤修戒、定、慧
熄灭贪、嗔、痴。
其实它们是互为因果的。
贪嗔痴在佛法上也有另一个名字既: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名烦恼。也叫执着,分别,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