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主讲自然之道,练气、画符、炼丹、请神等,都是自然之道的衍生。
刘凯乐提取领悟了道德经的内容后发现,老子给后来之辈留了一点小惊喜。
刘凯乐对自然之道的领悟,直接入了门。
它更像是一种加持,在自然之道的加持下,刘凯乐对灵气的吸收存储速度,骤然增加了一倍。
整个世界都好像更清晰了,对自然有更多的了解和感悟。
怪不得说老子无为。把自然看通透,万物于眼前都一样,可不得无为?
获得了自然之道,刘凯乐自己找了个地方,用30年的时间,参悟出炼丹、画符之道。
可惜练气和请神不是那么容易参悟出来的,只有经过时间积累才行。
公元前455年,刘凯乐还是决定先去找找灵台方寸山,只是不知道菩提祖师现在在不在这里。
因为不确定,所以刘凯乐行走之间,虽然在大方向上是向着方寸山而去,但刘凯乐却不像猴子那样着急。
刚还顺便参悟参悟自然之道,生灵亦在这自然之中。
五十年后,刘凯乐徒步,走到了方寸山下。
看着这看着这云雾飘渺,波澜壮阔的山峰,刘凯乐也不知道这菩提祖师是否已经再此驻足。
徒步上山果见一道馆建于山野之间。
刘凯乐几步上前,敲打门扉。
不一时,见一童子出来迎客。
“祖师说,一有缘之人在外拜见,可是你?”童子上下打瞧了刘凯乐一眼。
“正是在下。”刘凯乐应和到。
“即是你,就跟我进来吧!”那童子当先进入道观之内。
刘凯乐也跟了上去。
进了大堂,只见一老者坐于上方,三两人落于座下。
“祖师,有缘之人带到。”说完,童子顾自走向后方。
“学生刘凯乐拜见祖师。”
“嗯,我见你已有修行之道,为何还要寻访而求仙?”
“祖师容禀,学生有幸观老子《道德经》一文,领悟些许自然之道,故能够感应吸收天地灵气,却不知如何使用。”
“嗯,我观你气血如龙,想必对武道也有所涉猎,确是与平常之武道有所不同。”
“我之武道,是为自身结合医道领悟,自是与常人不同。”
“嗯,可愿为我门下弟子?”
“底子愿意,多谢祖师。”
“你叫我菩提祖师即可。你既已有俗家之名,我为你起一道号,“悟行”可好?”
“多谢祖师赐号。”
“你之积累雄厚,基础牢固,所行之道已有雏形,这样吧!我之道观有一藏书阁,阁中术、流、静、动之法皆有记载,三百六十旁门亦汇聚其中,你可自去学习。”
“有何不解之处,待我下次讲课一并道来。”
“是!”
见众人无有疑问,菩提祖师开始讲道。
真可谓是,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而就坐其中的刘凯乐,对自然之道有了更多的感悟。
三十天后,菩提祖师讲课完毕,给刘凯乐开放藏书阁权限后,就消失不见。
与各个师兄弟一一见礼后,刘凯乐在众师兄的指导下,前往藏书阁。
一般情况下,菩提祖师给众师兄弟开放权限,都只是某一个方面的,但却给刘凯乐开放了整个藏书阁的权限。
刘凯乐也乐得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