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雪衣点头道:“嗯。”
沈月瑶补充道:“是乡试第一,是解元。”
一听这个,沈少景都要跳起来了。
“我妹夫也太厉害了,这太让人激动了。”
“学问太好了。”
沈少景激动的来回走动着,兴奋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跟他考上了一样。
沈少景对科考有一定的了解。
知道妹夫考中了还考了第一成了解元,沈少景就跟自己考了第一一样,那种激动的心情他都没法描述。
他以前就觉得妹夫学问好,没想到学问如此之好。
可想而知,有这样的学问,妹夫以后妥妥的当官。
到时候妹妹就是官夫人了。
如此他将生意做大也不用担心了。
其实听过绵绵的故事,沈少景就知道,平民百姓做生意,还是上面有关系有官员庇护着,才能保住手中的生意。
否则就跟徐家那样用权力施压,他们手中有秘方也保不住秘方。
好在徐家也算不得官,至少他们有办法对抗。
如今徐家的事情也被解决了,他们再不用担心这些了。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沈少景最主要的还是为妹妹高兴。
沈少景道:“这么高兴的事情,要回去跟爹娘说一下,爹娘肯定也会很激动。”
“对了,我交代店里的掌柜一声,咱们先回家。”
沈少景顾不得看店了,就想着跟妹妹妹夫一家先回家。
时间确实也不早了,早点到杏花村也能早点吃午饭。
沈月瑶道:“四哥,去叫上四嫂一起回家吧。”
“好,好。”
紧接着,他们坐上马车,去另一个火锅店接上了宁绵绵,然后一起回杏花村。
虽然现在入秋了,但中午头天气暖和着,村里站街头的人也就不少。
很多人吃了午饭,出来晒太阳,有的闲不住,邻居之间一起坐街头说说话,手中都还用篮子装着玉米剥玉米粒来着。
这个时代没有机器,村民们种植的玉米,都是晒干了,然后用闲着的时间一粒粒剥好,再将剥好的玉米带去磨坊磨出玉米面来。
所以在这个时代,每一粒粮食都是大家用劳动辛勤一步步弄出来的。
沈承舟和崔氏早就收到了沈月瑶让人捎来的信,沈月瑶在信上也说了苏雪衣考了解元。
还说了他们不必折腾,到时候他们会来家里。
其实沈月瑶也是知道家里肯定忙,去柳河村一来一回估计没多少时间。
以至于沈承舟和崔氏这才没去柳河村。
但崔氏心里高兴啊,她去河边洗衣服的时候,有村里人问。
实在是村民们有的有亲戚,知道前段时间正好是乡试出榜,县衙安排衙役送考试喜报的时候。
大家也都知道崔氏女婿是读书人,之前考院试都得了第一,是妥妥的秀才。
所以大家都忍不住问。
崔氏本来就憋不住,大家一问,更是忍不住跟众人说女婿考了乡试第一,是解元。
村民们这一听,可都惊住了。
震惊归震惊,大家对着崔氏更是热情的很,都赶紧给崔氏恭贺。
崔氏内心也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以前村里人议论那些话,她可都记得。
当然村里人没什么坏心,只不过闲着没事喜欢东家长李家短的说闲话。
崔氏护短,她可不喜欢别人说她女儿女婿的事情。
此刻她将女婿考解元的事情说出来,说女婿对女儿也好如何如何的,大家听着都唏嘘不已。
都觉得崔氏是个有福的,儿子女儿孝顺,自己的儿媳妇都那么好,女婿都考上解元了。
考了解元了,以后再当大官,就会去京城。
对杏花村的村民们来说,京城是很遥远的地方,他们顶多听一听,可从来不知道京城什么样子。
崔氏都为女儿女婿骄傲高兴。
这不当沈月瑶和苏雪衣带着大宝二宝回来的时候,崔氏在屋内听了消息,放下手里的盆,急匆匆的往外跑,跑的特别快,都成了一道残影。
“哎呀,瑶娘,雪衣,大宝二宝,你们来了,快快进家里。”
“大宝二宝,外婆的乖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