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传来的好消息,瞬间把众人对战争的关注转移。
但偏偏也因此,为战争燃了一把火。
十月,蜀国派遣秦王带着国书出使赵国。
国书表示赵皇得帝王玺印,又有天命之人辅佐,乃上天示下,天命所归。
所以蜀国决定向赵国俯首称臣,愿蜀国百姓皆能享其福泽,望分裂多年的帝国能再度一统,还天下安宁。
当然,这是经过协商后公布出来的国书。
协商期间双方互相让出了各自可以接受的利益。
此事一出,别说赵国震动,连蜀国百姓都震惊不已。
但在随后得知赵国派送物资前来救灾的海运船只已经启程时,心酸之余,又惊喜不已。
蜀国归顺,代表亡国。
虽然对许多人来说,难免心中空落落的,可相比于获得生的机会,倒是没那么难受了。
蜀皇做出这个决定,只有少部分得信的朝臣知道,如今公布出来,其余朝臣比百姓还要迷茫。
百姓好歹获得生的希望,他们这些原本就不需要愁生活的,如今突然亡国,却要面临失去一切,甚至从头开始的重击。
因此不少人纷纷涌上宫门口询问情况,甚至希望陛下能重新考虑。
可惜他们只等来一封态度强硬的圣旨。
宫中,蜀皇看着久居的大殿,也沉沉叹了口气。
他心中的沉重和迷茫未必比那些人少,但又能如何。
赵国的航海事迹,狠狠的在他摇摆的天平上加上一个压不起的重码。
蜀国之所以水患较多,便是因为蜀国内部和周边河海比较多。
如果赵国能在海上横行,那么一旦真的起战争,蜀国不管是边城还是海上,恐怕都无法抵挡。
如此情况之下,归顺是最好的结果,至少不用让臣民白白流血。
相比于不满的朝臣和氏族,百姓得知国书内容后,对蜀皇的作为却非常感动,此时他的民间声望倒的难得攀上一个高峰。
而对于这则消息,楚国上下的反应可就要激烈得多了。
现在已有三国归属于赵国,楚国连一个赵国都扛不住,又怎么可能抗住四国联合。
更别说楚国中的百姓早就苦不堪言,如今听到蜀国以天命所归为借口归顺,顿时也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
楚国百姓不少都纷纷叫嚷起来,希望楚皇也学蜀国,顺应天命,归顺赵国,完成统一。
楚国在这种情况下,简直内外交困。
偏偏楚皇是个执拗性子,死咬着牙就是要和赵国死磕到底。
蜀国归顺,两季粮食收成,加上海上的收获,完全补足了赵国上半年战争的消耗。
因此赵国也不需要再继续养精蓄锐,直接增加军队平推。
六十万大军长驱直入,打得楚国毫无还手之力。
就在十月底,楚国终于以楚皇一众自焚宫中而落下帷幕。
十二月,经过战后的修整后,赵国终于发出一道令人振奋的圣旨。
经过五百多年的分裂后,这片大陆终于获得第二次的大一统。
赵堇廷正式称帝,称号顺宁,改国号昭。
取顺应天命,社稷安宁之意。
昭则象征光明,代表希望,承载祈愿。
陈国、楚国、蜀国皆归属赵国,国中领土如禄国,重新划分州府。
不过相对于其他几个国家,蜀国情况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