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一下,大家的疑问。
作者的用意:
第一:城墙是一种自封和被动防御的象征,就像古人那顽固的思想一样。无墙代表的是开拓和进取的意志,是一种积极防御的策略,并不是不防御,而是变成了主动防御,这是一次思想试验,危机意识可以促进城市民众的团结性。
第二:火器出现后,尤其是大炮出现后城墙的防御能力极速降低,尤其是工业能力提升以后,火炮的数量和质量获得提升,足以几天之内摧毁城墙。火炮攻城不是把城墙炸没,而是将将城墙炸碎脱落让竖直的城墙变成了斜坡。一旦斜坡产生,防御的价值就没有了,因为城墙只能站那么多人,进攻的人并不少。
第三:没有装甲车的时代,巷战才是最好的消灭敌人的方式,每一道防御线都要用人来填。
第四:不建城墙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因为每一年城市都在扩大,城墙怎么建?而且各种巨型产品怎么运输?要知道古代为了防御,城门并不大,城门一旦大了,更加没有防御力了。这是城市发展和城墙之间的矛盾,城墙是必然被淘汰的。
第五:没有城墙的城市第一次出现,可以给大明一个巨大的冲击,这种思想冲击的价值无比巨大,这是思想解放的巨大推动力。
总结:我觉得不修城墙的意义是积极的,有利的。)
上海县。
“大人,上海县夏赋已经收缴完毕,粮食已经存在常平仓,布匹也入了库。”
“你看咱们什么时候押解往京城?”
沈炼感觉这是他这辈子最轻松的征赋工作了,每家每户都积极配合,没有几个顽抗的。
郑义看向远处来来往往的工人,蕃城,赌城都在大兴土木。
大量工人急匆匆的回家把粮食收了,又急匆匆的赶回来参加工作,虽说上海县有几十万人,但是除去老弱病残和妇女,真正能用的青壮只有十几万。
但是上海县的工程多啊,蕃城,赌城,新城,外加码头,货栈,各条大道。
这十几万人根本不够用。
沈炼感觉收税轻松那是因为大家都忙着挣钱那,谁有时间和你们玩抗税的把戏?
乡间族老,地主倒是想给郑义制造点麻烦,但是没人听啊,而且他们自己家还有大量的粮食还没有收上来呢,下雨了怎么办?
没办法,大家都去挣大钱了,谁还愿意给你免费打工?佃户都跑了。
华亭县的人也想过来挣大钱啊,但是这县令磨磨蹭蹭的收粮不积极,他们只能等。
郑义也在琢磨这个事情呢。
陆同知叫了他好几回,让他赶紧回去主持夏赋,郑义感觉他们没有憋什么好屁。
然后就是华亭县征税磨磨蹭蹭的完不成。
到这里,郑义要是不知道这里面有猫腻,那就对不起自己的智商了。
钱老府上。
“姓郑的还没有过来?”
冯师爷抬头看了一眼钱老,随后说道。
“没有,这姓郑的是不是知道了什么?”
钱老没谱了。
遇到这种总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他们总是有点投鼠忌器的意思。
冯师爷想了一下。
“不如冲击一下衙门试试?”
钱老继续捋着胡子,都快被拔完了。
“这事儿要和陆同知商量一下,郑义不在,我们不能害了自己人。”
“汉王那边怎么样了?”
冯师爷露出奸笑。
“已经搞定,只要我们这里发生动乱,汉王拍马就会过来,金山卫那边也沟通好了,他们会积极配合汉王殿下。”
钱老露出笑容。
“去吧,和陆同知商量一下,看怎么进行。”
陆同知在接到冯师爷以后,脸都黑了。
现在整个华亭他是职位最高的人,一旦发生什么事儿,他是首当其冲。
郑义不来,他是坚决不同意的,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要不你们把郑义弄过来,要不你们就去上海发动民乱。”
“只要我在这里,你们要是敢害我,我就敢把你们的阴谋爆了。”
冯师爷赶紧安抚。
“误会,误会,我们绝对没有害你的意思,我们是想,同知大人何不带着人也去上海县,这样华亭夏赋的事情,他郑义就不得不管了。”
陆同知脸色一僵。
“那知县那?”
冯师爷呵呵一笑。
“外乡人,他也捞了不少了,该做点贡献了。”
陆同知心中一寒,但是他也知道,这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死和尚不死贫道,管不了那么多了。
他们刚到上海县,就看到了郑义发出的告示。
“鉴于华亭知县长时间不能完成工作,知府衙门鼓励百姓自行运送夏赋入上海,完成赋税者可入上海做工。”
陆同知深吸了一口气,果然郑爵爷已经猜到了。
但是这局是那么容易破的吗?
他们筹措了那么长时间,是那么容易躲开的吗?
刚开始不断的有华亭县的人运送夏赋过来,但是到了第三天,突然送夏赋的人群中就爆发了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