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义的回信让朱高炽目瞪口呆,他的思维还维持在过去,即使上海发生的事情让他大开眼界。
但是还没有开到火器战争时代。
其实火器只是一种战争工具,目前还达不到绝对左右战争结果的地步。
但是郑义在上海做的另一种事情就把他自己这套逻辑的漏洞给堵住了。
那就是尚武。
自从上次民兵剿灭两千多倭寇以后,上海的尚武之风就更加浓烈了。
武馆算是发了大财。
勇武加上火器,几乎就是现在这个时代战力的巅峰了。
但是朱高炽不知道啊。
他还认为只要有钱,只要工业强,能够源源不断的生产火器,那大明就立于了不败之地。
这套理论即使拿到朝堂上,那些当官的也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
尤其是郑义带领的大军发挥出的野战能力似乎佐证了他的这个观点。
不过即使这样朱高炽也没有放过郑义的打算。
“连番战争,消费颇巨,现在朝廷粮仓已经十去其五,民间粮食更是被商人大量运抵东北,充足了移民的口粮和奴役的消耗。”
“如此下去,不出三月,朝廷手里即使有钱,也无处筹措?”
“难道要重新征缴增派吗?更不要说陕西大面积的迁移,耗费无算了。”
“朝廷真的经受不住这种连番的大工程了。”
朱高炽的担忧不无道理,郑义和朱棣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虽然这些年农民减负,粮食丰收,但是也经受不住这样连番折腾啊。
郑义收到了朱高炽的信后,回道。
“北方军团所需补给,在一个月半月夏收以后,将会自给自足。”
没办法,东北平原上开垦了无数的良田,更是有百万人在耕种,虽说最后到郑义手里的只有三成,但是即使只有这三成也足够北方军队加上奴役、开拓队和私掠队的消耗了。
更不要说,私掠队根本不需要郑义供养。
“去年所有发放下去的牲口,今年也即将爆发肉食无数。”
没办法,东北还种植了大量的大豆和高粱,都是喂养牲口的好东西。
“殿下,只需要顾好陛下就是。”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真正的祸害是你爹,你和我说不上。
朱高炽看到郑义的回信,也是咬牙切齿。
“父皇简直就是一个只进不出的貔裘。”
“哪有这样坑孩子的。”
最后他也只能咬着牙执行朱棣的政策了。
还好现在航海发达,他可以安排人拿着银币四处搜购粮食。
让大明越来越多的银子,找到了一个出路,重新涌往海外。
使得开始通胀的大明经济变的健康了一些。
贸易顺差,不管什么时候都是一个大问题。
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百姓的生活品质。
如果这种大顺差继续持续下去,国内的银子越来越多,银子就会快速贬值,造成的后果就是物价飞涨。
物价增长的速度超过了老百姓收入增加的速度,最后的结果就是,老百姓生活越来越难,只有国家和商人得利,坑了大多数人。
朝鲜。
李元芳现在已经退到了长白上,为了减少负担,他大批量卖一些适龄女人,来减少负担。
他的做法没有人认为不对,因为男人死的太多了。
“我朝鲜,只有三四百万人,现在死亡六十多万,其中还有很多壮年。”
“现在又卖出了二十多万女人。”
“现在只剩二百不到三百万了。”
“其中大部分不是老就是小,我朝鲜还有未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