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不抓住机会,彻底解决后患,那就是犯罪了。
“这都是小事儿,整个大明都是陛下的,小小青稞何用费心。”
如此朱棣才算是同意了郑义的安排。
得到了朱棣的同意,郑义一口气划拉了七成种子和藏民。
这些农奴,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待遇,郑义简直把他们当成了宝贝。
一会儿过来问。
“兄弟姐妹们,还习惯吗?”
一会儿又过来问。
“兄弟姐妹们,有没有感觉哪里不舒服的。”
一会儿,又来了。
“兄弟姐妹们,口渴吗?需要吃点东西吗?尝尝我们的干果奶糖。”
不只是朱棣看的目瞪口呆,跟着郑义过来的黄三等人,也是不明所以。
爵爷这是怎么了?
他们不知道,这可都是宝贝啊。
他们不但能够种植出青稞来,解决中原王朝的后顾之忧,更是一颗颗种子,是他图谋西藏的火苗。
西藏的农奴制和宗教制,直接垄断了西藏的统治。
其中惨剧多不胜数,比如头骨碗,人皮鼓,人骨笛等等。
一直到新时代,依然有顽固分子试图,重新拿回他们的特权。
“干掉了马哈麻,最好把乌司藏也梳理一遍。”
“让那片土地,彻底融入中原。”
“而且所有宗教必须归入大道之下,乌司藏,不能例外。”
当然,这是郑义给朱棣准备的事儿,他还要好好发展东北这个大基地那。
想到东北,他又想到了被朱棣派过去摘桃子的人。
“嗯,不知道朱棣派过去的那货,凑够了钱没有。”
想到这里,郑义坑人的冲动又强了。
朱棣根本不知道,自己在东北投入了多少钱。
几乎所有的产业都有他的股份。
就连运河都是自己出的钱。
想随便派人来就像摘桃子,朱棣得是多么的异想天开。
而且东北有人听他的话吗?
勋贵士卒的草场,都等着郑义搞的经济体发财那。
闯关东的那些老百姓,都住在郑义建造的棱庄中,租用着郑义的牲口和工具。
更不要说那些跟在郑义屁股后面发财的商人了。
想接收,可以,先给钱。
老子整这么大,你认为是免费的?
最少让自己回本之后,慢慢赎吧。
东北现在是自己的基本盘,郑义不会放手。
即使是朱棣,郑义也不会鸟。
当初朱棣坑他的时候,郑义就准备好了让朱棣载个大跟头。
这也是郑义一直不来见朱棣的原因。
郑义这次见朱棣的时候,没有感觉到他对自己的愤怒。
不应该啊。
朱棣什么时候这么大气了?
郑义怎么会知道,是太子在中间插手了。
朱高炽知道自己老爹做的不地道,加上朱棣现在在打仗,为了郑义和朱棣之间不产生太大的裂痕。
他直接把这事儿压了下去。
这也是东北比较平静的根本原因。
朱高炽觉得慢慢来呗,新涌入的百姓,朝廷可以接手过来。
可是一接过来,他就感觉到其中的困难有多大了。
“陛下,迁民五十万,需要两百万两银子来采购农具。”
“陛下,五十万奴役修建棱庄,需要一百万石粮食。”
“陛下,牲口需要采买………”
钱钱钱,都是钱,每时每刻都需要巨量的金钱来支撑北方的开发。
但是朝廷现在正在四处开战,有个屁的钱。
面对这样的困境,朝廷接受的移民,只能从五十万迅速减少成了十万。
最终还是无法逃脱郑义的手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