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在汉初准备封赏功臣,下面的人日夜争功,不能决定高下,导致无法封赏,甚至很多人产生了不满的情绪;刘邦就问计张良,张良告诉刘邦,应该封赏雍齿。因为雍齿与刘邦有宿怨,曾多次让刘邦受窘受辱,满朝文武皆知;果然群臣看雍齿被封为什邡侯,都不担忧自己不会封侯了。
杨崇还是按照礼数,在十里长亭迎接萧太后的使者裴矩,草长莺飞,阳光明媚;望见裴矩走近,杨崇特地走了几步;两人相见,谈笑风生,犹如在演一出戏。杨崇没有丝毫越王的架子,折节下交,礼貌周全;裴矩白发飘逸,态度和蔼可亲,充满长者的风采,说到往事,是唏嘘不已。
不知道底细的人还以为这一老一少是忘年交,只有杜淹等人感慨,杨崇是越来越像个政客了,杜淹也是刚刚和礼部侍郎褚京一起从长安过来,房玄龄回到枢密院,河北山东需要一位重臣巡视,杜淹带着南方的军情,便主动要求过来。
进城谈完公事,中午杨崇在范阳宫设宴招待裴矩,杜淹、徐世绩、刘黑闼、崔凤举等人相陪,宴席按照宫廷的标准。裴矩父子发现,不仅宫殿里装饰没变,甚至桌椅摆设用品都是当年圣天子杨广的,很有点回到杨广奢华时的味道,也说明杨崇的心里强大,对这些毫不在意,裴矩吃得很满意,在不断比较着定襄城的不如意。
众人明白是裴矩在故意抱怨,定襄条件再苦,裴矩是自己家的厨子烧菜,突厥人又敬畏他,哪会象大部分人那样艰苦。不过都知道裴矩没有恶意,于是顺着话题,一起说笑起来,酒到半酣,杨崇先说了一个冷笑话,突然说道:“裴老,既然来了长安,何不回朝做一番事业,我再不济,总比窦建德强吧。”
在座的人都笑了杨崇已经横扫中原,统一全国指日可待,岂是窦建德那样的人可比;杨崇的意思很简单,裴矩你既然可以在窦建德手下为官,就应该能在长安留下来。只是此言一出,不仅一帮陪客傻了眼,就是裴矩本人也不知道杨崇是真是假,难道杨崇的心怀真的强大到这种地步。
不过裴矩老奸巨猾,试探着问道:“越王此话当真,就不怕我答应下来,口是心非,出尔反尔?”
杨崇自信地笑道:“不怕,因为你是裴矩,只有自己的利益,所以上面喜欢什么,你就能做成什么,我需要一条能搅浑水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