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了于谦从婴孩到如今的十岁孩童,杜酆似乎明白了一点。
想要回归自己生活的年代,或许只有见证完于谦这一生的几个关键时间点,最终得到那官服。
而那官服之中或许就藏着南方鬼帝所说的能影响自己修行的东西。
杜酆抬脚,朝着于谦的方向迈出。
一步迈出,时间飞逝。
这一次,不再是于家宅院,而是到了一处考场。
已年满十四岁的于谦坐在考场中央,周围都是和他年纪一般大小参加童子试的孩童。
杭州知府端坐在考场最前方,手中拿着记录着考试姓名的名册进行点名。
“凡点到名者,应答一声。”
“王漓。”
“到!”
“朱桦。”
“到!”
……
“于谦。”
考场中的于谦听到自己的名字,只是抬头看着,没有回答。
“于谦。”
知府再次点名。
依旧没人应答。
扫过考场,并无人缺考。
“于谦,知府大人叫你。”
旁边一天应试的同伴低声提醒,根据考生们的目光,知府确定了场中谁是于谦。
杭州知府明显有些不悦,冷声喝问道:“于谦,你为何不作答?”
小于谦上前躬身施礼说道:“因为老师同名之音,师长有别,学生故不作答。”
杭州知府名虞谦,与于谦名字同音。
虞谦一看于谦如此谦恭不仅不生气反而心生喜欢,随口便出了个上联。
“何无忌,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尔亦无忌!”
上联一出,无论考官还是考生无不赞叹。
“妙啊!”
“知府大人这是一个绝妙的上联。”
“此话怎讲?”
场中考官解释道:
“何无忌是晋朝大臣,魏无忌是战国四公子中的魏国信陵君,长孙无忌是唐朝名臣。这三个人只是起兴,知府大人实为引出“无忌”一词,是说他们之间尚且同名,彼此也无忌讳,你我之间虽然同名,你也不必忌讳。”
听到这解释,在场的所有人无不称绝。
同时也期待于谦的作答。
见知府大人如此大度,十四岁的于谦莞尔一笑,随即朗声答道:
“张相如,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场中顿时沉寂一片,随即响起一阵赞叹声。
“上联绝妙,下联更是妙不可言。”
“张相如乃汉初大臣,蔺相如是战国时赵国完璧归赵的名相,司马相如则是汉代大文学家。
三人同名,自然引出“相如”一词。
于谦的意思是说,虽然这三人都名相如,但实际上彼此间还是高下之别的,名虽相如,成就本领却并不相如。
言下自是谦恭,仿佛是说自己虽与知府同名,才学却并不相如。”
身为杭州知府的虞谦大喜,心中忍不住赞叹道:“睿智机敏,雍容有度,少年凌云之志,了不得啊!”
“当真是了不起!”
杜酆赞叹一声,朝着于谦再次走进。
周围的环境突变。
这一次,他来到了永乐十九年。
这一年,于谦考取辛丑科进士,从此踏上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