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样,有徐二龙的资金支持,这部电影还是拍了出来。
只是,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这拍个电影出来,也没有门道上映啊。
还好徐二龙给他支招,采取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策略,先送到国外去参展。
毕竟,这年头的老百姓,就吃这么一套,只要说在国外得了奖,就高人一等似的。
看看许多影片,不都是在国外先获奖了,才打开了国内的市场吗?
当然,这个奖,其实含金量并不高,甚至还有徐二龙花钱在其中动作的成份。
但这年头,国内国外有信息差,普通老百姓根本都不知道国外的具体情况。
所以,黄小刚这一得奖的消息,经过袁记者的报道,顿时就火了。
连带黄小刚,也被冠以了新锐导演的称号,号称导演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光这样不算,徐二龙和袁记者趁热打铁,又跑去采访以前黄小刚待过的导演组。
剧组的人员都纷纷夸着黄小刚,说当初这小同志参加工作,在剧组里就是如何的努力学习、如何的钻研拍摄方式、如何的有天赋……总之,花花轿子众人抬,众人拾柴火焰高。
这是将黄小刚给抬到了这么一个高度。
当然,这小子,也算是争气,算是给他一个机会,他能把握住的那一种。
金牙齿隔着电视屏幕,看着关于黄小刚的采访,唇边露出笑意。
这小子,可真行啊,居然都当导演拍电影了,还在国外得奖,假以时日,他再多多磨炼一下,绝对是未来可期。
笑着笑着,金牙齿唇边的笑意渐渐有些苦涩。
这些年,他虽然不在徐二龙的身边。
但是,他一直有关注徐二龙的动静,也时常在电视上、报纸上听闻着徐二龙的种种。
毕竟,徐二龙是个擅长搞舆论搞 宣传的人,不搞什么闷声发大财之类的,时不时就有关于他的种种动态的报道见诸报纸杂志。
他知道,现在徐二龙扩张的步伐,是越来越大,已经成了国内鼎鼎大名的百货大王,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有他开设的百货公司大卖场。
而当初的双龙皮鞋厂,已经兼并了县里的运动衫厂,也已经改制,成了双龙服饰有限公司,主打的业务,已经不再是皮鞋,而换成了现在最最时新最最流行的“波鞋”,也就是运动鞋,主打的,就是轻便舒服的运动休闲风。
至于那龙韵系列的奢侈品,名气越来越大,甚至在不少的港风中提及,但凡豪门恩怨、家族风云之类的商战碟战片中,贵太太们出场,都要提一款这样的包,买龙韵的奢侈品,是有钱人的身份象征,已经成了大家脑子中根深蒂固的事。
就如82年的龙韵,给我包起来。
而合资的饮料产品,天天都在电视台上打广告狂轰滥炸,让人一但想买饮料,第一选择,就是这个品牌……
甚至包括徐二龙建立的文化娱乐产业这一块,也算是渐渐有了规模——手把手系列的教辅,一直畅销;以故事和情感类为主导的杂志,也是占据了各个报刊亭,甚至美玲已经成了好几个刊物的专栏作家,也出版了好几本青春蛋痛小说,甚至特意再买了两套房来放她的读者寄给她的信……
可以说,徐二龙的商业体系,是越来越庞大,以滚雪球般的方式,在飞速的发展,连同跟他一起的人,都风光无限。
想着这些,金牙齿又是自嘲的笑笑。
当年,他离开徐二龙,自己出来单枪匹马的干,当时看上去,确实挺风光的啊,一个月能挣那么多,他甚至还跑回去跟黄小刚这些吹牛皮,笑话黄小刚他们工资低。
可时间拉长一点看,大家的情况,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别的不说,就说跟他同村出来的,同时跟在徐二龙身边的喻平。
当时,他和喻平,可以称作是徐二龙的左膀右臂,有什么事,徐二龙都会带上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