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打算在县开设小学,学杂费可以定的低一点。甚至对优秀贫穷的学生,可以减免,甚至补贴。反正寡人有的是钱。养学生,又能花几个钱呢?”
“小学的课程就是文学与算学。”
“内容要尽量简单。”
“在郡中设立中学。小学课程结束后,优秀的学生进入中学上课。”
“在州设立大学。课程可以增加政治学、算学、文学、自然科学、农学等等。”
“最后在长安、洛阳设立最高学府。增加兵学。”
“这样一来。学生们学成之后,可以各凭本事,进入官僚队伍。学政治学的就当主官。学算学的可以进入财政体系,学习农学的可以当农官。比如典农校尉。”
“对了,对了。自然科学是重要一环。你们不要忘记了,我是怎么发明水泥的。”
“科学就是生产力。”
刘燕一股脑的对宰相们与预备宰相们说了很多,高谈阔论。把自己一直在想,也是一直想做的事情,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这对国家的教育体系,官场是颠覆性的。
对于社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变革。
以前刘燕想干,却不能干。曹魏还在。这么做的话,会得罪天下的读书人。
但现在不一样了,曹魏已经苟延残喘了。而他的翅膀已经硬了,乃是一代雄主。
想办的事情,就一定能办到。
刘燕一直觉得,自己的穿越是偶然,但也是必然。既然穿越到了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那当然是匡扶汉室,天下一统。
那在之后呢?
如果维持原来的帝国运转,不过就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罢了。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汉室有第三次,未必就有第四次。
改革教育,推动工业革命。一代人做一代事情。刘燕相信诸葛亮等人,能把事情办的无比漂亮。
再加上政策的延续性。
也就是现在诸葛亮、庞统、蒋琬。
未来马良、关平、费祎、董允、郭攸之。
至少有四十年时间。就可以构建好完整的教育体系,推动变革。以后就会形成惯性,后来的人,会不自觉的维持这个制度,往后世推动。
或许汉室会第三次灭亡。
没办法。
这世界上的王朝从出现一直存在的久只有小日子了(存疑)。
但是就算汉室哪一天真的灭亡了。那他与诸葛亮等人留下的庞大的政治遗产,却还能维持运转。
没准炎汉后人。
发现了新大陆。
没准以后欧洲人,都学习汉语呢?
呵呵。
未来有无限的可能。
而如果他什么都不做。
只是简单的维持帝国运转。也就是普通的明君,留下“大业之治”罢了。
“诸葛丞相。你要当圣人了。”陆陆续续说完之后,刘燕抬起头来对听呆了的诸葛亮,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