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扬看着兰姆伽训练营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用“卧槽”这个词来形容了。
史迪威和孙立人和众盟军高级军官出现在特使团的面前。
这两人的气质好像两个快乐的气球。
太姥爷那一侧,更像是一面灰色的墙壁。
先说史迪威,一个老华夏通,外号“醋乔”。
他也是个非常毒舌的人。
另外这里辟谣一下,史迪威到底说没说过桂军是天底下最好的士兵?
答案是没有。
《史迪威日记》写得非常的有意思,这个倔犟的老头也是一个嘴炮,每天就在日记里吐槽,作为一个满嘴北平话的华夏通,史迪威对于现在的华夏军队也算是深恶痛绝。
关于史迪威对于华夏士兵的评价,是有这么一段话的:出身贫苦农家的华夏青年天生就具备成为全世界最优秀士兵的潜质,所需要的只是英明军官的正确指导和激励;而混到将领的高级军官们,则大多蜕变为精于盘算的“投资商”。
而至于他为什么和桂系没有交集,主要就是他的职务了,他的头衔很多,1942年他被盎格鲁陆军部任命为中缅印战区(CBI)盎格鲁总司令兼华夏战区总司令那谁的参谋长,1943年又担任东南亚盟军司令部副总司令,这还只是他的部分头衔。
其中东南亚司令部(SEAC)跟中缅印(CBI)如果非要比还是更高级的指挥部。
SEAC主要是英联邦系统的战区划分。NCAC(华盎联合部队,也就是缅北的北方战区司令部)这个头衔理论上讲是缅北的全部盟军部队。CBI其实特指的是战区内的全部盎格鲁部队。
就这么回事,他长时间都在缅甸待着指挥驻印军,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说桂军,桂军其实跟他几乎没有交集的。
再说史迪威和远征军的关系。
很多人一说驻印军就是远征军,广义理解没问题,但是从指挥体系上看,驻印军和滇西远征军是完完全全的两个指挥系统。
前面介绍了史迪威的头衔,现在说说驻印军是什么性质。
驻印军和远征军的关系,仅仅是当初的远征军第一路军部分部队撤退到印度以后成立的独立指挥系统。
在几个月后,也就是1943年8月,盎格鲁和不列颠在“魁北克会议”上决定成立“东南亚司令部”,这个司令部架构很高,管辖东南亚所有的盟军部队。司令部直接受昂撒联合参谋长委员会指挥。
蒙巴顿为总司令,史迪威为副总司令,同时,史迪威兼任驻印军总指挥,就这么从这个情况上来看,驻印军和远征军是完全割裂开来的。
远征军司令长官前为石叟,后为卫立煌,远征军完全隶属于华夏战区指挥体系。
所以说那个时候为什么史迪威和曾家岩岩长关于驻印军的分歧那么大,史迪威认为驻印军在他的指挥下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华夏的管辖,驻印军隶属于中缅印战区,还隶属于东南亚盟军司令部,这支部队不完全是为华夏服务的,还要为中缅印战区的盟军服务,也就是对阵的是日军缅甸方面军,而且史迪威还要撤换驻印军的华夏军官,由盎格鲁人来担任。
所以史迪威的头衔非常多,华夏战区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北缅战区指挥官、驻印军总指挥等等。
这个指挥系统,涉及到英联邦自己划分的战区,也涉及到盎格鲁人自己整的区域划分,总之非常非常的混乱。
说了这么多,驻印军其实就具有了殖民军队的性质。
所以为什么史迪威这么看重驻印军啊,因为这是他在盟军东南亚地区的底牌啊,不然就盎格鲁那点部队,和在其他地方的盎格鲁军队比也是炮灰团的性质。
至于史迪威身边的孙立人,这个人是盎格鲁军校
毕业生,心理距离和史迪威非常接近,俩人也算是合作的比较愉快。
很多人对孙立人一知半解,有人说他在缅甸活埋了2000鬼子,如果这个事孙立人干出来了,那他就不是孙立人。
这个段子当时激起了无数人的肾上腺素,在历史圈子的出名度不下于青岛的下水道以及岛国马桶的自来水清洁度这样的谣言,而且非常的出圈,火的是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