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队长一到公社,立刻去找了公社的二把手王主任。
一把手张书记去省里学习去了,现在所有的事都是王主任在处理。
都是熟悉的人,门卫就没拦他,毕竟这些天来的大队长可不少,每年开春是个各个大队都不好过的时候。
冬天的粮快吃完了,春季的粮还没种下去。
这个时候来公社的,基本上都是来借粮的。
王主任这两天都要被烦死了,他现在看到这些大队长都头疼。
那么多个大队,公社就算有些存粮也不够分啊,他也得跟县里申请。
申请多了,上面的人觉得他们没用,申请少了,大队长就要来哭。
一年最头疼的就是这个时候了。
“王主任,您在吧?我进来啦。”
王主任一听朱队长的声音,有些僵硬的应了声。
“嗯,进来吧。”
就在他准备问你要借多少粮的时候,王主任看见朱队长拿出了一份报纸。
他一看就知道那是省城的工农联合吧,还是最新的。
为什么知道是最新的呢,因为那封面上的图片,他没见过。
工农联合报由于在省城发行,一般每周发行后,第三天才能到下面的公社。
最新的一期目前应该还在来他们公社的路上。
朱队长动作快嘴也快,“主任啊,我们大队的小琴写的文章上报纸了。”
其实现在各个报社都有记者做这种采访工作,所以各大报社稿子是不缺的。
但是如果各个公社情况都差多,也就不会有人专门把这事拿出来说了。
毕竟供稿的作者还专门的编辑,他们写出来的东西,很多在有些领导的眼中,就不是实际的农民生活。
所以,他们特别喜欢农民们自己投的稿,这在他们看来才真实。
很多时候,运作的好,公社当年的拨款拨粮都能上一个台阶。
比如申请救济粮这种事。
因为大部分人冬春交接的时候都吃不饱,所以申请救济粮或者借粮一点都不会不好意思,但是有由头的和没有的,那上面批下来的量都不一样。
大家都惨的情况下,你怎么能申请到多一点就是门学问了。
王主任每次和他们公社的一把手张书记出去开会都头疼。
他们两个都是当地人提拔上来的,有些时候真的干不过那些有上面空降的公社。
朱小琴这篇文章用的地方对的话,那简直就是利器。
文章通篇没说什么苦不苦的事,就是白话描写了生活,写到了难得吃到的白面条,喝到的红糖水,虽然身体很难受,但是好像因为这些所以感觉生活非常有盼头一类的话。
关键文章虽然没有一下子登完,但是能感觉立意非常高,所以虽然写的很平实,但是让人看了就觉得充满了希望。
王主任看完都惊到了,“这是你们村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写的?”
不是,现在小姑娘能写出这种文章了?
王主任要不是知道他们公社下面这些大队的大队长的性格,都觉得是不是来忽悠他的了。
“当然是真的了,有报社寄来的信呢,还有有假,而且,您看,这作者名字不就是“小琴”嘛,还有,还有,你看她不是提到的下水河大队的河了吗……”
朱队长指着文章中的这些具体描写的段落,给主任解释着。
王主任只是诧异,但相信他还是相信这些大队长的,都是知根知底的,骗人这事他们是做不出来的。
“好了好了,我就是觉得这小姑娘写的太好了,”王主任看朱队长滔滔不绝,赶紧打断了他,“读的我都感动了,怪不得能选上。”
“那是 ,我们小琴一直就喜欢写文章,这次是在镇上看病,想着写了投稿试试,没想到就被选上了。”
朱队长又把她救人看病这些事简单的说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