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届虽然毕业时间久了,但是他们学的东西还是比后面的这些学生扎实的。
66届、67届、68届三届初、高中学生因为一些问题,六届中学生同年毕业,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危机。
他们离校后基本都当了知青,不过虽然当时的问题严重,但是该学到的知识,这些学生大部分还是学到了的。
所以得到了资料后,他们很快的就进入了复习的状态中。
他们不仅自己复习,还带着周边的人一块复习。
有些人是没有办法,他们这个年纪,还在村里的,很多都在村里结了婚,这个时候说出去读大学,能愿意放他们走的是极少数。
趁着这个时候带着大家复习,能捞到点支持也是好的。
还有的就是纯粹的好人,自己能学的进去,也希望大家都学进去。
下水河大队的知青这时候就发现他们运气比较差了,他们十几个知青,没一个是老三届的。
一堆学着工基,农基的人,他们很多数理化相关的知识都没有接触过,这么短的时间呢,想要把数理化吃透,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是好不容易等到一个能够翻身的机会,让他们就这么放弃,那是不可能的。
他们村没有,隔壁村就没有了吗?
周林还真有,还不止一个。
这下子村子间就开始混乱了,他们哪里还能在自己村子待的住,都开始各种乱窜。
这种事是非常不利于管理的,而且总会有一两个人在里面浑水摸鱼。
但是阻止他们也没用,除非能找到合适的人来给他们复习。
本来大队长是想让朱美贤来做这个事的,但是一是人家不愿意,二确实她自己很多东西都搞不清。
她就算愿意来教,人家还不一定愿意听呢。
还有人跑到大队长那里问,说能不能把小琴同志请回来给他们补补课的。
朱队长又不是没长脑子,先不说朱小琴复习到哪里了,他们这些人水平参差不齐的,找了周林的知青给他们补习,这才多久,都发生多少冲突了?
怎么,把朱小琴喊来给他们补一补就能不一样了?
“小琴还不是跟大家一样的复习,她是在市里可能接触的这些复习资料早一些,但是学还不是跟你们一样学嘛。”
“而且她现在一个月工资至少三十块能有的吧,喊她回来,她工作怎么办?”
“她可跟你们不一样,你们那些地慌着也就自己少拿点粮食,她回来一段时间工作没了,你们得出多少钱给她补上?”
朱队长也不是一开始脑子就这么清楚的,但是小蔡婶子在给这些资料给朱队长的时候跟他好好强调了遍自家女儿的处境。
让这些人别打什么别的乱七八糟的主意。
在村里待久了,他们村里的知青是什么样的人,村里这些婶子大爷还不知道嘛。
朱小琴是看着他们正常地里劳作,平时也没什么声音就觉得他们还挺好的。
毕竟有周林和骆家边那些奇葩对比。
但是就从他们欠的大队粮食的数字就能看出来问题。
下水河的地不说非常肥沃,但也是良田,而且自从那次严重的灾害后,他们这里就一直没遭过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