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琴一般情况下脑子都是清楚的,这些眼神示意,她还是看得懂的。
但是该不懂的时候也可以不懂。
她就当自己没看见。
等杨老终于受不了看个故事,边上的画外音不停的时候,朱小琴说到了他们镇上补课的事。
她本来不想说的,毕竟杨老年纪大了,他又是对这一块特别敏感的人,她担心他一生气,身体别出什么问题。
但是人话一多,很多本来想不说的事,不自觉的就会说出来。
所以秘密多的人,就得好好闭上自己的嘴。
言多必失。
“多少钱?”
朱小琴眨了眨眼睛,她说出来了?
“听说是五块。”
杨老媳妇在边上织毛衣,刚刚看着他们两个一块说话还觉得挺有意思,
现在一听那价格,毛衣针都放了下来,明显也被吓到了。
“五块一学期吧?”她问的有些犹豫,
一学期那也能算正常,不用单独拿出来说,
“难不成是一个月?那确实有点……”
“什么一个月,我刚刚听了说一节课五块,是不是啊,小琴?”杨老问这话的时候眉头皱的死紧。
他也不是那么迂腐的人,有些老师单独接点活教教学生他也觉得没什么,对双方都好的事。
但是价格绝对不会如此离谱。
就他们冶大的老师,出去也不过一节课两块,就这个价格他知道了,
还把人骂了一顿,说想钱想疯了。
但是人家孩子家长辈看着教的有效果,恨不得把这老师供起来,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而且人家是一对一的单独教啊。
“我也是听别的村里的孩子说的,这价格确实太吓人了,我都没敢信,我朋友跟我说,就算没那么多,也不会少多少的。”
朱小琴担心自己说确实这个价格的时候,别把两老吓坏了,决定用听说这个词。
就算杨老后面自己去查了确实如此,那他也有心理准备了。
“你把你写的那个学习心得拿来给我看看。”
朱小琴一看他放下了自己的故事手写本,赶紧把自己包里的信纸递了过去。
她这篇稿子写了一千多字,主要内容是京城大学的生活,提了提对于高中初中的回忆,然后重点强调了,
“虽然当初的老师和学生们都四散了,但是我们这些努力拼搏学习的精神会一批一批的累积,这种精神就像心中的火把,指引着我们不断的努力。”
最后下面很俏皮的写了个,朱老师小课堂。
那里专门放了三个她这段时间在村里给一些来问问题的孩子解答的比较多的问题。
杨老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提了几个问题,让她当场改了,就带着她去省城报社了。
他其实早就是退休的状态了,但是之前老师那块人不凑手,他就又上了一段时间,
后来过两年,情况好了些,他退下来基本上就不再关心学校里的这些事了。
毕竟年纪在这里,他有时候也觉得自己思想可能确实比年轻人来的迂腐,
这个社会毕竟是年轻人的。
但是总有,比如朱小琴说的类似的事,让他不得不出个面。
只能说学生满地,就是这个方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