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算了吧。
这一算一拖,就拖到了现在。
要是没有这个天价补课事件,她还能继续拖拖,
之前在村里给那些来补课的人一个问题说五遍,都不耽误她拖沓。
大家都是免费来蹭课的,谁好意思提那么多要求呢。
当然,也有那种提要求提的理所当然的,
比如说什么“我的题重要,你先帮我看看。”
虽然少,但不是没有,
不过这种她都是不搭理的。
她一周供一次稿子,很快就到到了暑假的时间。
这次朱小琴没有回家,七七届的人都没回,这是他们最后一年的学习时间,
说是学习,好些人已经被一些单位提早预定走了。
还有一些,比如她们宿舍的,崔敏,也办好了留学的手续。
比较让她诧异的是,秋家两姐妹,这两人说一毕业就要结婚了。
这几年一块学习,又是一个宿舍的,只要性格不是太独,
不说跟姐妹一样亲近,但是也能看得出来都是性格大气独立的人,看着就是能做一番事业的,
所以说,很多事真的想不到。
她给省城报社供这种学习心得,大学见闻和解题技巧这些文章的时候,
不光宿舍里的小伙伴,还有好些别的同学,
她们都非常热情的跟朱小琴提了很多她们学习上的心得。
就是崔敏还给她写了纸条呢。
比如怎么背单词能背的快一点,朱小琴还是看了她的背诵技巧,
才发现什么联想法这些,大家一早就用了,只是没有成系统。
朱小琴是发现了,崔敏这种对于广义的穷苦地区上不起学,读不起书的孩子们,
是有同情心的,但是她做不到爱,或者说同情具体的人。
这种性格的人,朱小琴以前听过,但是见还是第一次见。
反正写了给她,就是让她用的,她文章里也都会写清楚,谢谢某一位同学的倾力支持。
几次之后,京大的一些学生也有些开始给京城的报社写这种类似的文章,
虽然学习技巧这块,具体用起来得看个人的学习习惯,
但是故事大家都爱看。
慢慢的还形成了一股写校园生活故事的潮流来。
毕竟读书这种事,不是谁都需要,
但是看故事这种事,那可是不识字的人也会愿意听听的。
古时候那些茶楼怎么能那么热闹呢,不就是那些说书的人来带动的气氛嘛。
虽然没过多久这事有些变味了,那些在文章里暗戳戳表白的,骂人的也就算了,
毕竟文章也得好才能被选的上,被骂了自己写一篇骂回去也没什么。
但是有些人,怎么说呢,可能确实是脑回路跟一般人不一样,
还是刺激受的太多了,总用隐喻写一些乱七八糟的事。
大的报纸选文章还是会谨慎很多,但是改革开放之后,报纸也增加了不少。
既然有谨慎的,就会有博眼球的。
朱小琴听到说外国语大学有人被带走的时候,
这事都过去好几天了。
周爱云因为在京城报社实习,所以消息会灵通一些,
但是因为事关她自己的学校,所以老师们也再三叮嘱了,让他们不要掺合到里面去。
“听说有好几个被叫去说话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你说说这些人都在想什么,好好的把书读完,找个好工作不好嘛,未来多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