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朱小琴被围着开会的时候,回到了申城,婚后第一天上班的彭越安,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他从朱家往回走的时候,还跟妻子说了,家里收拾的比较混乱的地方交给他了,他会整理好,
现在想想,也就是两人分开的时间不是一时半会儿,要不然别的不说,院子他是没那么容易整理出来的。
彭越安之前一决定先不自己去个体户的领证,而是先进市场工商局看看情况之后,立刻就去找了胡有情。
胡有情立刻就把他这事安排好了。
虽然说了管理个体户这一块的事,进了工商局的人很少愿意做,毕竟事情不是一般的杂,
但是想进工商局的人可是很多的。
彭越安如果正经走分配的路子,分来申城的可能性都不太大,不过还好他学校给力。
不过,像京大华大的也不会说专门要来这样的地方,比起这些,大家都想进各种机关部门,
彭越安这种选择的也有,但是少。
所以胡有情事情处理起来,最多就是别人问的时候,来一句,
“咱们本地的孩子,毕业不想留在京城,所以问能不能来咱们这里,这可是京大毕业的高材生,还是学经济的。”
基本上他这话一说完,别人就没话了,
现在的学历可是非常值钱的。
好些人知道这个事,背地还说这孩子读书是不是读傻了,哪里不能去,来这里混日子。
毕竟个体户这些人,现在社会上大部分人都是看不起的,
这也就让好些人觉得跟他们打交道的人也不行,
看着这些人的工作有什么好说的呢,说是在国家单位,但是本来能有更好的选择,来了这里那不是浪费了嘛。
这种偏见好些年一直存在着。
不过虽然单位进的顺利,但是这工作安排的可是要了命了。
彭越安一早就知道个体户管理这块的事情是比较琐碎的,
跟那些跟大厂子对接的肯定不同,但是他没想到能琐碎到让人难以接受的地步。
他第一天正式上班,他脾气非常好的胡伯伯就给他安排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
了解个体户的办理比例。
虽然申城的人口总数这些都有,但是去看这些人里多少人在做个体户,
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自从申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人口净流入状态,而且五八年的时候并了南省十个县过来,现在这么些年下来,人口已经到千万了。
怎么可能说的清大家都在说什么?
再加上回来了么多的知青,谁知道他们是待业还是做小生意?
而且也不能简单的就把农村和城里的人口分开看,
毕竟周边村里的是不是还在种地,还是来城里摆摊了,谁能完全说的清楚?
胡有情自己都被这个任务搞懵了,所以看着新进来的人,只能把这事先安排了下去,
毕竟别的人都有不少工作要忙,已经分身乏术了,毕竟他们申城的个体户数字可不小。
彭越安只能先把活接过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