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国国家点火装置围绕NIF建立了近60个诊断系统,X射线,光学,核物理。
NIF上的首要目标即驱动一个充0.2mg的DT燃料的低Z靶丸内爆,采用的方法为间接驱动,由此实现聚变点火,产生热核燃烧净能量增益为5-10(聚变产额/驱动激光能量)。外壳密度约为1000g/cm3,面密度pR~1.5g/cm2,包围一个低密度热斑,温度为10keV,pR~0.3g/cm2。
而实现这些条件需要精确控制激光和靶参数,确保混合烧蚀材料低绝热,实现高聚集性的内爆。大多数参数的独立实验已经实现了内爆及燃料压缩条件的80%-90%,尽管不是同时。核产额低于模拟数值的3~10倍,a控制范围也是同样的数值。
陈灵婴看着电脑屏幕里的模拟装置,眼睛微微眯起,看似“天衣无缝”找不到任何改进地方的点火装置。
虽然它有很多很多只要对核物理略有涉及的人就能看出来的缺点,但是这些缺点,没有人能够解决。
而没有人能够解决的缺点就像是玉镯子上面的乌鸡点,所有人明明白白地看见它,但是不好挖开,也不好在上面用金线修饰。
这会破坏镯子本身的美感。
黑色水性笔在草稿纸上照着电脑屏幕里的图片描画了一张,笔尖在一处停下,
丑国国家点火计划采用间接驱动的方法,将充DT燃料的靶丸被放置在高Z金属柱腔内部,通过将激光驱动能量聚焦在辐射腔内壁转换成X射线以实现内爆驱动,入射激光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被调制,从而将DT燃料制造成~ 1000g/cm3的外壳层,包围低密度的点火热斑。
这是14年时候的资料,而能被陈灵婴看到就说明丑国至少已经更新换代这一批,尽管目前应该还在使用间接驱动的方法。
陈灵婴在这一处地方画了一个圈然后做了个记号。
丑国得到的资料应该是她利用拓扑结构做出了核聚变相关的实验,并且实验成功了。
那么......
将控制热斑中心温度的原理和拓扑结构联合在一起。
骗过丑国。
当热斑中心温度达到10keV,面密度到达0.3g/cm2,约等于a粒子截止范围,当内爆燃料面密度达到1.5g/cm2时,热斑即保持足够长并通过a加热达到几十keV。为实现这样的面密度和热温度的条件,需要经历低熵过程,高聚集性球对称内爆( -30-40)。这需要精确的控制激光脉冲和靶型,平衡各种内爆参量的速度(v),绝热过程(a),热斑形状(s),绝热燃料混合(m)。
事实上点火装置已经独立实现了部分指标,但并非同时。热斑压力比预计值低百分之五十到三十之间,混合速度比预期值低。
所以新的拓扑结构模型能够使得点火装置同时完成全部指标。
陈灵婴停下笔抬起头,身子往后一靠。
其中Y13-15MeV为能量峰值处于13~15MeV的未散射中子产额。
dsr约正比于DT燃料面密度,ITFX与广义劳森判据相关联,ITFX\u003d1 定义为能量大于1MJ的产额值为50%。
冷冻多层靶中子产额与dsr之间的关系图。
在2012年,第四脉冲(图9)的上升沿变缓,产生一个高压缩低熵的内爆,第四脉冲的长度被展宽后,使dsr值变高,并使ITFX增加至0.1。
陈灵婴轻笑一声,如果是这样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