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年代没有过年的习俗,一直到西汉才有过年的概念,只是西汉的更新换岁从冬至节那一天算起。
距离晋国爆发内战已经过去将近四个月,迎来了又一年的冬天季节。
在范吉射和中行寅到智氏府宅威胁一通之后,果然又去了魏氏和韩氏那边一趟,同样是在逼迫魏氏和韩氏站队。
赵氏因为赵鞅将大部分力量龟缩去了“晋阳”一隅的关系,形势看上去确实是范氏、中行氏和邯郸氏的联军在节节获胜。
那种现状之下,卿位排序最末确实最有实力的范吉射可以有许多选择,他却是在贪婪心态的驱使下选择了最强硬的一面,不是选择拿出一些好处分润国君与智氏、魏氏、韩氏拉下水的方式。
在那一天,中行寅玩了一手去而复返,到底跟智跞聊了一些什么,连智宵都不知道。
“如果范吉射不是那么贪婪,又怎么会那么惹人嫌呢?这就是典型的利令智昏啊!”
智宵已经不在“新田”了,冒着风雪来到“潞氏”这一边。
冬季并不适合召集军队,智宵来“潞氏”就一个目的,亲自检查各种武备的储存状况。
一个又一个仓库看来下,智宵只能说非常满意。
“宰,甲胄储备已余六百,各类兵器上万,箭矢十余万。”冉求现在是‘潞氏’的胥斤之一。
那个“胥斤”是春秋时代的一种官职,其实干得就是监工。
叔仲武不是“潞氏”的属官,临时担负起了一些任务,用不解的表情问道:“虽有武备,将如何使众‘民’持之?”
智宵想都没想,答道:“贷之。”
现在的士兵或军官,他们进行报到时需要自行武装以及自带干粮,并不是国家或其他人来发放装备和保证后勤。
至于“民”的话?真不是谁都有当“民”的资格,起码要是纳赋者的一员才有资格。
这就好比如“百姓”在春秋战国是专门用来称呼大贵族,随着时代的变迁,好多事情出现了变化一样。
所以,封建时代有些人动辄“万民”、“百姓”之类,讲的就是一些特殊群体,真不是什么普通人。从而难怪他们能心安理得一边喊口号,一边不顾普通的人生死了。
叔仲武听到答案一点都不感到意外。
不就是借贷吗?远古时期就存在的行当了。一样的是,日子但凡过得去,没有人会去进行借贷。
六百套甲胄并非智宵能够全部自用,需要挪出其中的四百套交给智跞,剩下才是智宵能做主的那一部分。
这六百套甲胄的生产耗费了七个多月的时间,动用的总人力则是超过五千人。
当然不是五千人去制作甲胄,包括金属上面的开矿、运输、冶炼、锻打,以及收集或采购皮革的相关处理人员。
随着“曲梁”的生产设施和人手进行扩增,明年仅是“曲梁”就能轻松完成年产六百套甲胄的任务。
不要忘记还有“断道”以及“铜鞮”也在进行相关建设。
这样一来,根据智宵自己的计算,三个地方成型之后,智氏一年生产一千五百套以上的甲胄绝对不难,其余的武器产量则是会更加可观。
继续扩大产能则就没有那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