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锭铜和一百乘战车,其实也还显得比较夸张,只是与智宵一开始提出来的条件一比,卫国显然更容易接受后者。
先后又有好几位大臣出来劝卫君元忍住,说来讲去就是以大局为重,惹得卫君元更加暴怒。
“子瑕?”卫君元用委屈的表情呼唤了一声。
通常的时候,弥子瑕在卫国君臣的会议上压根不讲话。
摆明的道理,弥子瑕代表晋国监视卫国,除非是关乎到晋国的决议,要不然说什么都只会惹人嫌,不是吗?
弥子瑕笑着温和声说道:“智宵得知孔丘昨夜为众公子讲书未归之事,有学问与孔丘畅谈,因而如此着急。”
原来孔丘昨晚在宫城没有出宫是在给卫国众公子讲课?
卫君元的注意力被转移,说道:“孔丘之‘仁’与国家无益处,晋国卿大夫之孙怎会求此学问?”
这里比较奇怪,卫君元既然觉得孔丘的主张对他们这种诸侯国没有好处,怎么会请孔丘去教自己的那些儿子?
可以是卫君元希望自己那些儿子懂得礼仪忍让,好好和睦相处,其实是南子的主张,卫君元不反对而已。
孔丘的那一套确实不适合当代。当前说白了就是不图强就会灭亡的时代,也即是所谓的大争之世,要的是能让国家兴旺的学问,自己想要与列国和睦相处,对方不会愿意的。
至于“礼”的主张?这个倒是有点用,一切只因为在春秋时代的“礼”就是一套用来约束人的手段。
卫君元想了想,吩咐道:“将孔丘唤醒,命其准备,届时与寡人一同接待荀宵。”
荀宵当然就是智宵,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名不会变,前缀则可能出现变化,想骂就直接喊嗓子“姬宵”,保准智宵立刻与之拼命。
当天下午,智宵一带就是五百人进入宫城。
负责迎接的孔烝鉏看到那场面直接惊了。
孔烝鉏一脸难堪地说道:“何至于此?”
看看那五十名身上至少穿着三层甲胄的甲士,再看看剩下的四百名也是身披甲胄的武士,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智宵这是要来强占卫国宫城了。
智宵解释道:“知其仓促失礼,以甲士、锐士开道,补以失礼之处。”
这个说法成立。
孔烝鉏听后立刻露出了大喜的表情。
身份越高,排场就应该越隆重,也就是智宵没有资格以手持斧钺的武士开道,不能有鼓乐奏起,要不然这种排场出现,不单单是智宵极有面子,卫国也应该感到荣幸。
什么意思啊?意思就是排面都是互相的。
人在大殿内等待的卫国君臣,包括被拉来凑数的孔丘,听到智宵摆出那么大的排场,给出的评价就是:“礼也!”
也就是卫国君臣觉得今天不是受到冒犯,相反认为智宵极给面子。
作为见证者的孔丘也认为智宵做出的补偿很合理。
等待智宵报名进入大殿,先对卫君元致意,坐在被安排的位置,相隔了一小会找到契机,问孔丘道:“师孔昨夜在宫城未归?”
孔丘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很精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