阖闾的那一段演讲其实就是许下一个豪情壮志,希望不好计较自己怎么上的位,希望监督自己超过先君僚而已。
从那个时候,吴国的贵族却是把阖闾的话当真,并且一直在向着那个目标坚定踏进。
轮到夫差上位,他其实也发表过类似的演讲,明确表示自己会遵循先君的愿望,将吴国治理得越加强大,终有一天会北上击败晋国,取代晋国成为下一任新的霸主。
所以,智宵说出那一句话之后,伍子胥和孙武都是内心震动。
他们第一时间怀疑的是有没有谁泄密,随后开始担心晋国与楚国真的达成和解。
是的,只要晋国与楚国和解,楚国起码能够将本来防御晋国的力量用在对付吴国身上,那样就够吴国受的。
晋国与楚国早就国土相连,互相之间的摩擦也从来没有断绝,只是没有开启规模浩大的交战罢了。
这么说吧?前506年时期,楚国的都城已经有被攻克的危险,他们还是在晋国的边境部署了大批的军队,没有将那些军队回调防御都城。
孙武很是笃定地说道:“楚使乃是离间!”
《兵法十三篇》里面就有一篇专门用来描述使用离间手段的文章,包括离间一国的君臣,破坏两个国家的关系,等等很多的侧重。
伍子胥却是苦笑说道:“吴强必北上,此乃必行之事,无从反驳。”
呃!?
这么直接就承认,合适吗?
伍子胥语速极快地继续往下说道:“然,吴北上非是争霸,乃是攻齐。”
这个答案符合智宵对历史的了解。
吴国确确实实是先需要将齐国打服,最好是攻占齐国的一些土地,近一步再让鲁国成为自己的附属国。这样才有前哨基地,不用跨越数百里之遥运输补给,在于晋国的争霸战争中减少更多的劣势。
齐国现在还在干涉晋国的内战,晋人一定非常痛恨齐国吧?
这不,魏驹和韩庚变得若有所思,他们不是去掉了吴国会挑战晋国的疑虑,纯粹是觉得让吴国去攻打齐国也好,至于吴国会不会挑战晋国的事情可以往后放一放。
智宵也是一名晋人,没有特殊境遇的话,听到伍子胥那么讲也会如同魏驹、韩庚般的想法。
事实是什么呢?智宵并不在乎吴国会不会北上,等吴国北上的那一天,晋国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也许到时候智宵需要顾虑的不是吴国呢?
智宵今天是想借机会让吴国紧张进来,近一步达到提出要求的机会。
所以,智宵接下来就重申了一点,谁想挑战霸主地位,哪怕只是有了一丝丝的苗头,晋国就会着重针对谁。
现场的气氛从尴尬变成了压抑。
“不愧是名传列国的智氏世孙,难怪齐、宋、卫、鲁先后败在他的手中,并且愿意重新签订不利的盟约。”
“只是,智宵这么明显的威胁吴国有什么意图?”
“晋国现在内战都没有打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打完,当前根本无力出兵南下讨伐吴国,光说不练不是晋国的风格啊!”
“一定是智宵有额外的什么目标,到底是什么用意呢?”
伍子胥也看出了一点,韩庚完全以智宵马首是瞻,魏驹则是出于某种原因在勉强地附和。
“只要韩氏坚定地与智氏站在一起,智氏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看上去魏氏也是迫于智氏和韩氏盟友关系牢靠,不想陷入两败俱伤才脱离赵氏,想站到胜利者的一方。”
“如果智氏、魏氏、韩氏结盟,未来即便智跞不在了,智氏依旧会是掌握晋国最大话语权的家族。”
“这样的话……,倒是可以同意智宵不过份的要求,乃至于智宵的要求过分,吴国也要捏着鼻子认下来,先度过当前的这一道难关。”
在极短的时间内,伍子胥思考了很多,回过神来却发现智宵与孙武聊得很热烈。
智宵跟孙武在聊的是关于处理金属上的一些技术,一再重复出现“镀锡”的关键词。
镀锡这一项技术在列国都有,青铜容器、礼器、兵器、车马器等都会采用到这一项工艺。
要说春秋时代哪个国家将镀锡工艺发展到极致,却是位处东南的吴国和越国。
因此,吴国和越国在诸夏历史上留下最后的名剑,比如不久后就会开始制作的夫差剑与勾践剑。
伍子胥开始有点懂了智宵的追求,只不过一开始以为是在求剑,听了很久才明白智宵要的是吴国的镀锡工艺。
听出来归于听出来,能够拿主意要不要给的人是吴国的一国之君夫差,反正不是伍子胥或孙武能拿出决定的。
由孙武试探出智宵的需求,后面吴国君臣需要商讨的是自己能得到什么,再决定要不要满足智宵的要求。
在伍子胥与孙武离去之后,魏驹和韩庚总算是忍不住了。
“如此威胁吴国,岂不告知我(晋国)已在防备?”韩庚说道。
魏驹则是有点生气地质问道:“与吴交恶与我何益?”
智宵不免就需要好好进行解释,再明确地说道:“若吴君愿予,我自与魏氏、韩氏共享。”
大家都有好处?那没事了。
从这里也能看出晋国的卿位家族有多么现实。
那么,得到吴国的镀锡工艺对智宵来说有多么重要呢?只提到一旦合适的话,智氏就不用再为铁器生锈问题苦恼就行了。
吴国君臣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进行商讨,在这一段时间智宵并不想浪费,再则就是有去越国一行的需要。
智宵提议前往越国,魏驹和韩庚搞不懂去做什么。
去寻找美人这种事情当然不能说出来,智宵给出的是逼一逼吴国的解释,得到了两人的赞同。
“苎萝山下用来浣纱的河流是吧?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