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伍子胥、孙武、公孙圣等人得知发生了什么事,没有人对夫差不与否认而有意见,相反认可夫差给予智宵的应对。
而智宵等人离开“吴”开始北上,进入宋国地界再次得到宋君栾的派人迎接。
这一次,宋君栾盛情邀请智宵等人前往“商丘”作客,看到是宋国的麻烦已经解决了?
智宵却是没有了前往“商丘”作客的兴趣,提到国内有事情需要急赶回去,婉拒了宋君栾的邀请。
他们将原定路线一拐,避开“商丘”向西,来到了郑国的地界。
郑国君臣事先并不知道智宵等人会入境,得到汇报才得知有一支近万的晋人进入己方国境,猛然间就紧张了起来。
后面,郑国君臣打听到智宵、魏驹和韩庚率队前往吴国和越国,进入己方国境只是途经,并不是前来讨伐或拜访。
哪怕郑君胜一点都不想招待智宵等人,还是需要派遣大臣过去迎接,再提出让智宵等人到“新郑”作客的邀请。
郑国对晋国一直是挺复杂的心态。
在晋国与楚国打“百年战争”的阶段,两国交锋的主要场地就是郑国,逼得郑国当了老牌投降国。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郑国打不过晋国或楚国,无力阻止两国的军队在郑国地界开打。
因为晋军与楚国的交锋主要是在郑国境内,不免会威逼利诱郑国加入自己一方,结果郑国挣扎了一番,发现根本无法自主命运,搞出哪国军队最先到就跟谁结盟,晋军或是楚军战况不利再跳反的操作。
郑国反反复复与晋国或楚国结盟,随后又一再进行跳反,不止让晋国和楚国难以相信郑国,郑国的国家信誉也反复与晋国或楚国结盟又跳反中丧失殆尽。
子反作为郑国执政时期,轮到该由子产执政之前,郑国进行了一次自我削弱操作,才成功地让晋国相信诚意,就此成为了晋国的盟友。
这一次郑国也干涉了晋国的内乱,只不过因为有范吉射和中行寅的邀请为前提,构不成晋国必须消灭的对象。
得到邀请之后,智宵问魏驹与韩庚,道:“可要前往‘新郑’一行?”
魏驹与韩庚给出了决然不同的意见。
韩庚认为应该去一趟。
魏驹则是想快点回国,不想在途中进行过多耽搁。
出现意见相反的理由太简单了。
韩氏之前跟郑国大打了一场,未来的扩张方向也在郑国这边,有必要实际去了解郑国的现状。
魏氏对郑国没有兴趣,肯定也就让魏驹缺乏了解郑国的迫切心理。
现在智氏与韩氏才是盟友对不对?
智宵采纳了韩庚的意见,决定前往“新郑”作客一段时间,搞得魏驹好不郁闷。
其实,智宵有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