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旗?”国夏陷入迟疑之中。
所谓的“偃旗”就是投降输一半,留下一定的人数充作人质,同时出战的将领在接下来的战斗不能再发挥任何作用。
国夏之所以迟疑,主要是宗楼是一名不错的战将,再来就是没有真正开启大战却选择偃旗必将打击到全军的士气。
看到众将校不吭声,国夏直接不敢让宗楼偃旗了。
宗楼是稍微拥有作战热情的将领之一,他还主动承担起“斗阵”的责任,怎么都起到了一个带头作用。
有些统帅明知道领带队伍里有刺头,为什么还要留下这些刺头?只因为那些人虽然是刺头,他们却能起到作用。
对于国夏来说,敢战的宗楼绝对不是刺头,相反在这一战中起到了正面的作用,怎么可以让宗楼退出这一次作战序列呢!
因此,国夏一边派人去回复智宵,另一边又派人去寻找宗楼,要让宗楼明白哪怕三千将士全折进去,宗楼自己则是必须活着回来。
战场上的“斗阵”还在继续,打到黏在一起之后,比拼的就是纪律,再来就是哪一方的作战意志最为坚韧了。
暂时并不知道国夏在干什么的宗楼还稳得住,即便很清楚己方损失惨重,还是不认为必输无疑。
宗楼先上去步战,亲手杀了几名魏氏士兵,浴血之下再上了战车游走鼓动为麾下打气。
这么看的话,作为一名将领的宗楼起码显得意志坚定,并且韧性方面十足。
在比拼作战意志和精神韧度方面,魏氏从来都是不输于人。
交战打成了比拼消耗,恰恰就是魏氏极为擅长的打法,魏驹远比宗楼要稳得住。
另一边,智宵得到了国夏的回复,得知拒绝偃旗之后,先“呵呵”笑了几声,才对众人说道:“齐军必有援兵。”
众人当然愿意相信智宵的判断,不是全然因为智宵的判断没有出错,更多的是国夏摆明了想要保证齐军的作战士气。
这样的话,国夏肯定是求援成功,宁愿让“斗阵”的齐军展现出有血性的一面,也不肯为了减少损失选择偃旗。
晋军这边能够参与高层谈话的人,除了赵毋恤之外都有丰富的作战履历,稍微一猜就能猜出国夏的心态了。
智宵没有对魏驹的指挥进行任何干涉,目测参战齐军已经剩下不足两千人,放弃了继续观战,回到自己的大帐复盘之前做好的计划,思量有没有需要改动的地方。
从开打到事态明朗,过程耗时约是一个半时辰左右。
最后还是宗楼发现事不可为选择听从国夏的指示,一声令下齐军的方阵瓦解,能跑的人转身迈步狂奔,试图成功逃回本阵。
魏驹在看到齐军方阵一下子瓦解掉,老实说是愣了愣神。
一切只因为与他们交战的齐军展露了高强的作战意志,使得魏驹以为对方会死战不退的战至最后一人,哪能想到齐军说崩就崩,尤其是逃得那么坚决。
稍微错愕之后的魏驹下令追击,自己也让驭手驾驭战车狂飙起来,加入了这一场交战最后的战斗。
在敌我两军黏在一起时,为了避免误伤直接韩氏的箭阵无从发挥。
进入到追击阶段之后,韩庚也是亲自追击,韩氏的弓箭手也解散了箭阵。
在追击开始之后,韩氏弓箭手的杀伤能力再一次得到证明。他们的箭术非常准确,射杀五十步以内的敌人时,十箭起码能够命中八箭。
因为参战双方后方都有更多友军的关系,再来是间隔也就两里不到,追击的魏氏、韩氏所部,追了一里左右就收兵了。
“打扫战场!”魏驹这一刻显得意气风发。
败兵逃回之前,齐军就在做撤退的准备,看到晋军保持克制没有靠得太近,国夏下令前队变后队,随后撤离了战场。
得胜一方打扫战场一直都是常态,只不过三十年前那一会,胜利一方还会将伤兵送到战败方,现如今可就没有这么一回事了。
在战场上倒下不一定就是死亡,负伤未死的士兵其实更多,他们只是因为伤势一时间失去行动能力,只要处理伤口再养一段时间就 能再次变得生龙活虎了。
韩庚没好意思让韩氏的人也加入到对战场的打扫,约束参战士兵待在原地,自己则是找到魏驹聊了起来。
其实魏驹现在根本没多余的时间用来闲聊,很迫切地需要赶紧统计己方的伤亡数据,再确认有多少战果。
魏驹会这么迫切当然有其原因,一来是首次在国际舞台作为“主角”上场,再则就是刚才打得十分惨烈。
“驹,你……亦可独自领军也!”韩庚既是恭喜,也是羡慕。
魏驹难言喜色,只不过还是要谦虚,应道:“与宵一比,差之远矣。”
他们这种出身迟早都能够独自统兵作战,只不过大多是在成为一家之主后,极少才能以继承人的身份作为一军的统帅。
所以了,类似于智宵那种年纪不大就作为统帅打了几场战役,某种程度上只是证明了老智家的窘迫。
幸好智宵有极其出色的表现,使得坏事变成了一件好事。
但凡智宵的表现不够出色,外人只会看到老智家的窘迫,未来的算计必定会增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