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站位松散的魏氏士兵,肯定也就有站位相对密集的魏氏士兵,后面的魏氏士兵会在前方袍泽发出预警之后,看情况再决定向前或是退后。
因为魏氏所部推进不快的原因,看得赵毋恤频频皱眉。
“如此方式,齐军……恐得知我军到来,早早远离。”赵毋恤说道。
四千七百多位晋军,他们之中的两千人进行拉网搜寻,剩下的人则是作为预备队。
齐军既然选择藏匿,怎么可能不在藏匿地点的外围安排岗哨?或许在晋军到来时,齐军第一时间就已经知道了。
魏驹懒得跟赵毋恤解释。
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不就是主将与军佐意见不同,魏驹怕赵毋恤坏事,带着一种能找到就找,找不到就应付了事的心态嘛!
这可不能怪魏驹,他的心态就是哪怕无用功,起码比被埋伏落得损失惨重,要好上不知道多少倍。
有这种心态的魏驹,其实找到作为一路主将的诀窍,难以立功为前提,保证获得一个但求无过的结局。
魏氏与赵氏的士兵不断推进,速度方面真的显得极其慢,看上去一点都不像有心完成任务的样子。
森林的环境异常复杂并不是他们推进缓慢的主要因素,走在前面的魏氏所部,他们事先被嘱托一切以小心为上,发现异常立刻报告,纵队之间的距离一直保持在一箭之地,怎么可能快得起来?
魏驹和赵毋恤跟随部队缓慢前进。
搜索部队忙活了一整天,不知道是没有用心,还是齐军根本没有躲藏在这一边森林,一再忙碌下来变成无功用。
一直到傍晚,今天的行动没有任何收获,对于魏驹来说却是一个极好的结果。
部队在夕阳西下之前就已经退出森林,退到了来时搭建的营盘。
“看来齐军并不在此处?”赵毋恤主动过来魏驹的营帐。
魏驹只是跟赵毋恤打了声招呼,重新思考行动的规划,并不做多余的搭理。
没有找到齐军,不代表齐军不是躲在这边,极可能是他们搜索的方位错误了。
关于这点魏驹没有打算跟赵毋恤多说什么,很希望找不到齐军,三天之后率军撤回去跟本部会合。
赵毋恤又说道:“不知此部齐军是否知晓宗楼所部溃逃消息?”
阿泽的范围极大,本身也是处于齐国国境之内。
因为大火和浓烟的关系,晋军知道逮住了宗楼所部,可是后面宗楼带残部深入阿泽,晋军哪怕是窥知宗楼就在那边,等待大火熄灭和烟雾散去,再找的时候就找不到了。
那一场火很大,另一路齐军眼睛该是多瞎才没有看到?所以根本不用宗楼所部的溃兵告知,他们也绝对知情,被迫改变原有方案,会做出什么选项则是相当不好说了。
魏驹现在最希望的就是找不到目标,双方各自做无用功,保存实力一直到新的交战爆发,或是全军无损地各自退兵。
然而,魏驹的希望破灭了。
“宗子,外围暗哨赶回预警,有大批齐军抹黑逼近!”魏仄来得匆忙,汇报的消息却是足够劲爆。
魏驹一点心慌都没有,心里暗自叹息了一声,嘴上下令:“唤醒全军,即刻备战!”
发现齐军踪迹?赵毋恤肯定需要回到本部,走之前满脸诡异地说道:“却被宵料中!”
料中什么了?
智宵之前提到过,国夏所部的齐军败得异常憋屈,没有什么比用“以彼之道还治彼身”的方法,能够来更好地重振齐军的士气。
魏驹现在很忙,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跟赵毋恤一起做谜语人。
他们现在还无法确认来袭的齐军有多少,又是分成了几个部分。
魏驹感到庆幸的是听进了智宵的话,相信司马穰苴就是想用同样的方式击败晋军,驻营的地点经过精心挑选,外围也布置了很多的岗哨。
因为夜袭营盘的事情大多是发生在吴军与楚军的交锋之中,中原这边谁都没有足够的经验,魏驹有心想要行使“将计就计”的谋略,一来是没有过多的时间思考,再来也是时间上来不及布置,干脆就让整个营盘动起来。
“这么大的动静,齐军应该知道行踪暴露,他们除非得到死命令,或是兵力上面占优,要不然只能在暴露之后选择撤退吧?”魏驹还是那个心态,但求无过不求有功。
在做一连串的布置时,有赵氏那边的人过来汇报,说是赵毋恤率领一支数量千人的部队已经主动出击。
现在没有国骂,要不然魏驹就该脱口而出了。
“我未下令,赵毋恤怎敢!?”魏驹非常愤怒。
赵氏的来人解释道:“已有齐军袭营,我部轻易击溃,发现齐军数量仅在百人之数,宗子以为机会难得,方有率军出击之举,请将主派兵紧随而上。”
那到底谁才是这一路军的主将啊!?
明显就是赵毋恤发现魏驹的应付心态,找到机会搞事情,要的就是将魏驹拉下水。
偏偏魏驹还不能坐视赵毋恤可能面临的危险,一系列的布置或许还有功效,问题是也调动部队出营,大部分的布置都成了瞎乱搞。
类似于军佐用实际行动倒逼主将的事情,能够在晋国的漫长历史上找到很多例子,大多数时候都成功。
心里怒极的魏驹没有过多的选择,再怎么咽不下那口气也只能率军出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