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宵有想过建立一支绝对精锐的部队,只是更清楚精锐部队的建立多么艰难,并不是配给绝对精良的武器就能算是精锐。
说白了,一支没有军魂的部队,哪怕是武器再怎么精良,打弱者或许会很厉害,遇上意志力极强的敌军则可能变成运输大队了。
另外一点,精锐部队的人数很难多得起来,并且一般是失去灵魂人物,该支部队不散也要废了。
过程中投入太多,不一定能将精锐部队建设起来,得到的效益不确定,等于充满了各种不确定的风险。
至于职业军队?姬周早就有职业军队了,也就是贵族、准贵族、武士这些阶层,后面又加上了“羡”这个预备役。
要说同样是职业军队却出现区别的话,无非就是军备和后勤到底由谁来提供和保障。
姬周的职业军队是一种纳赋性质,需要自己进行武装,后勤也由自己去承担,可不是国家配置武器防具,并且国家也不做粮食、军械、等等的保障。
在纳赋制度没有崩坏……,或者说出现改变之前,“士”、“徒”和“羡”一年只需要服一次兵役,家庭不富裕只需要自行备好武器,家庭富裕一些则是带武器的同时准备好防具,准贵族除了武器防御之外还必须携带一乘战车参战。任何东西都是他们自己准备,国家随军运输的武器、装备、粮秣等等只是应付非常时刻。
在后勤方面,因为需要自行补给的关系,参战的人一般会携带一名以上的随扈,便是这些随扈在平时进行伺候,需要时结伴返家带来补给品。
因为什么都是自己准备,同时也会携带随扈,春秋时代并没有“民夫”这个职业,各级将士自行携带的随扈其实就是辅兵了。
在武器等等物资都自行准备的前提下,加上服役期间的后勤自行保障,想要成为一名职业士兵有一个前提,首先就是拥有属于自己的恒产。
恒产分为很多方面,唯一不变的就是拥有自己名下的土地,光是这点就让九成以上的人被剔除在外。
这种情况下,能够成为一名士兵参与战争,不止是在身份上的炫耀,其实何尝不是在进行炫富呢?
最重要的是什么?有资格参战之后,他们的上进阶梯也就随之打开,获得更多可以改变自身和子孙后代命运的机会了。
因此在“羡”这个半农半兵的职业被创造出来之后,黎庶非但没有因为会被拉去战场而感到不满,相反是非常的欢呼雀跃,一切只因为他们多了一个改变命运的途径,无不卯足劲想抓住为子孙后代搏一个成为人上人的机会。
“本已有‘羡’,宵不过在‘羡’之上实施新策,乃是补足,非是改弦更张。”
“土地仍在我(智氏)手,给予黎庶仅是使用,黎庶知晓收获可留些许,必爱于我(智氏),怎会离弃?”
“此举利于我(智氏),亦可得人心,些许阻挠,不足为惧。”
智宵已经不是在提建议,完全是一种必须将事情办成的态度了。
他们已经回到“新田”的家宅,会议开了一次又一次,智宵的提议一开始没有人反对,等待察觉到会损害到一些利益才进行阻拦,越后面阻拦力度越大。
某些人被损害了什么利益?纳赋是他们的义务,也是责任,更是特权。
说白了就是掌握进步的阶梯,拥有改变命运的可能性。
一开始就拥有,有些人平常会觉得理所当然,并利用掌握的特权进行炫耀,也能利用特权去欺压更下层的阶级。
一旦他们发现更下层会获得与自己相同的待遇,第一时间绝对是想要进行阻拦,有想要对更下层继续作威作福的因素,害怕的则是出现更多的竞争对手。
智宵的话讲得非常明白,有那个建议的前提是想要留住更多的劳动力,脑子正常也该在听后品味出绝对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