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区别?区别简直太大了!
不是在自家的势力范围之内,除了找不到绝对靠谱的人来当向导之外,还要提防敌人可能的设伏。
这可是山区,有太多适合用来埋伏的地方,不得要派出大量的斥候侦查,哪里可能头铁地一路莽过去嘛!
艰难的行军让将士耗费了太多的体力,精神层面的消磨也有些大,很难用全盛的状态出击,智宵相信魏驹应该懂得这些常识才对。
魏驹当然会懂,迫切想要出击有两个原因,一来是瞧不起白翟的战斗力,再则就是迫不及待想要取得收获了。
“已有数十年未与白翟交战,不知是否有所长进。”魏驹已经将对白翟的轻蔑完全展现出来。
智宵必须提醒一点,说道:“泾水秦军必知下军在西。”
秦国现在就担心晋国会报复。这个也是四万秦军驻扎在“泾阳”的主要原因。
那么,秦国怎么可能不往晋国派出探子?他们只要有所关注,必然能够打听到晋国一支整编军团抵达“少梁”的消息。
所以说,秦国一定知道晋国的下军抵达西部,他们必定开始在做交战的准备了。
魏驹稍微愣了愣,问道:“你之意,欲诱使秦军前来交战?”
智宵摇头说道:“秦军来与不来,宵如何左右?”
这样的话,魏驹立刻笃定智宵有那般心思了。
因为晋国不在乎白翟,或许也不是那么在乎秦国,很长一段时间里根本不重视秦国或白翟的动向,包括秦国是否与白翟有盟约这一点。
智宵悠悠地说道:“我(晋国)久未与秦军交战,不知秦军是否有所长进。”
刚才魏驹提到白翟是轻蔑的态度。
现在智宵提到秦军则是期待与之交战。
三日后。
两个“师”的晋军从“彭衙”再次开拔,向北翻过两座山,抵达第三座山的山脚再一次停驻。
自从那一天交谈过后,魏驹不得不重视窥探秦军的动向,短时间内很难知道“泾阳”秦军的消息,倒是有探子回报白翟那边的情报。
如同智宵所说的那般,有大量的白翟部落迁徙到大河西岸放牧,将近四十个大小部落的牧畜合起来数量绝对超过八万。
“白翟四十余部落,可战之兵或在四万余?”魏驹一点都不虚,相反很是期待露一手。
智宵则是说道:“如你所料,秦军已离开‘泾阳’北上,来此途中。”
魏驹心里就纳闷了,什么叫如他所料,该是事情的进展如智宵期盼的方向发展才对。
这一下,魏驹可算明白智宵为什么要将三个“师”的兵力部署在雏水下游,并且要求隐藏行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