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君夫差当然不是要冲上去与谁打架,他冲到了会盟台的边缘,指着远处,大声说道:“寡人右军如何,左军如何!”
会盟台有九米的高度,周边的平原陈列着会盟诸国的军队。
那些军队的每一个方阵,士兵的数量各不相同,强国的军队数量多一些,弱国的军队则是更少。
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有两支吴军各自列了两“矩”队形,分为右军和左军,每一“矩”又各自分了一些小方阵,每一个“矩”目测约有万人。
“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吴君夫差先指着右军喊一嗓子。
那一支陈列的吴国右军,士兵确实是看上去白茫茫的一片。
举白旗是几个意思?反正春秋时代举白旗不是要投降,哪怕到了宋朝举白旗也不是示意投降,举白旗投降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点说不太准,似乎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
宋朝举杏黄旗才是要投降,所以宋江在梁山立起杏黄旗,再书于“替天行道”四个大字,等于表示:俺想接受招安,为天子效力!
“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吴君夫差又指向了左军,再次喊了一嗓子。
话说,吴君夫差在干什么?他在炫耀啊!
到底炫耀什么呢?也就是能够搞出一万全白的军装和相同白色的具装,还能搞出一万看去全赤红色的军装和赤红色的具装,难道还不足以彰显吴国的强盛国力吗?
那可是两万的规模,还真不是随随便便哪个诸侯国能够搞出制式化来,尤其是在具装进行上色颜色。
吴国在具装上究竟是用了哪种上色方式,距离太远的关系,无法进行观察。
如果吴国是采用上漆的方式,只能说能够搞出两万套上了漆的具装,真心是富有到流油的程度了。
漆在目前不止是奢侈品,想弄到充足的漆尤其不容易办到,首要前提是拥有足够辽阔的疆土,有着数量庞张的漆树,才能够收集足够多漆树分泌的汁液进行加工。
吴国当前的疆域是挺辽阔,问题在于吴国从楚国抢夺大量疆土也就发生在十四年前的事,之前的吴国势力范围仅在东南一隅。
难道吴国十四年来一直在囤积漆的汁液并进行加工,为的就是在今天炫耀?不能够吧。
再来说军装制式化这一件事情,中原列国是能够做到军装制式化,但是好多小型诸侯国的军队规模也就两三千,大一些的诸侯国两三万,只是到了万人以上的军队规模,多数诸侯国真办不到军装与武器的统一制式化了。
晋国的军队形成军装和武器制式化,其实还是几个卿位家族的实力够强。
吴国与晋国不一样。
吴国征召军队,贵族只是带着少数士兵进行纳赋,多数士兵属于响应吴君入伍。
往简单的来区别,晋国是卿位家族承担武装与提供后勤保障,军队只会听从卿位家族的指挥,才不鸟晋君下达了什么命令;吴国的军队大多由吴君提供武装和做后勤保障,多数的士兵属于吴君直接管辖,贵族带来的士兵占比属于少数。
说白了就是:谁提供士兵的武装,士兵吃谁的饭,他们就听谁的。
所以说不止晋国,中原列国跟吴国在军队性质上都不相同,也能明白吴国之君为什么能随意处死贵族或大臣,一切只因为吴国之君的底气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