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和智氏当前的利益重合度极高,没有结盟胜似结盟,甚至比结盟还更加靠谱一些。
现在还没有人说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然而不止是万灵之长的人,包含所有动物,其实本性是一样的。
拥有共同的利益,便是仇敌都能互相配合,遑论智氏和魏氏并没有太大的仇恨呢?
智氏和魏氏目前都在关注齐国与吴国的动向,他们还有一个需要共同注意的防备对象,那便是楚国。
秦国与楚国接壤。
郑国也与楚国接壤。
注定智氏入侵秦国,魏氏入侵郑国,遭到入侵的秦国和郑国可以向楚国求援。
楚国绝对不会眼睁睁看着智氏消灭秦国或魏氏消灭郑国,出兵进行干预是一定的事情,只是不好判断干预力度会有多大。
在智宵来到“温”城的第六天,可算是与魏驹谈到了正题。
“吴‘舟师’出大江入海,由沿海一路北上。若无意外,当在半月内抵达齐国沿海。”智宵也是刚得知吴国水军的动向。
诸夏历史上发生的第一场大规模水战,爆发在“鸠兹”这个地方,史称“鸠兹之战”,由吴国与楚国进行。
如果吴国的水军平安北上,吴人又要开创历史,要么是发生第一场海战,不然就是发生登陆之战了。
魏氏在关注齐国与吴国的动向,只不过魏驹暂时还没有收到什么新消息,一听智宵那么说,哪能不知道智氏也在关注两国呢?
“吴人果真敢为天下先啊!”魏驹进行评价。
要不怎么公认吴国是最为离经叛道的一个诸侯国,陆上率先玩“兵者,诡道也”这一套,水军这个兵种也是他们率先大规模运用于战争,内陆大江玩水战还不够,都搞到出海想玩抢滩登陆了。
其实,智宵有比较不明白的地方。
根据智宵的了解,吴国的“舟师”规模是很大没有错,可要说有很多数量也不对,应该是有四五百大、中、小的“翼”船?
大翼船,船长十二丈(约27.6米),船宽一丈六尺(约3.68米),配备士兵九十一人,其中划桨手五十人。
中翼船,船长九丈六尺(约22.08米),船宽一丈三尺(约2.99米),配备士兵七十一人,其中划桨手四十人。
小翼船,船长九丈(约20.7米),船宽一丈二尺(约2.76米),配备士兵五十一人,其中划桨手三十人。
这些“翼船”的船型特点就是船体修长,并且一定是上下两层结构,并且船体两侧没有遮掩,并无设计船桅和船帆,完全依赖人力划桨推进,必须配备较多划桨手,速度方面其实很快。
注意“船体修长”这个特点,它们在内陆江、河、湖或许还能稳健行驶,一旦到了波涛汹涌的海上,遭老罪了起码只是感到难受,极可能要被海浪一拍弄得颠覆再死翘翘了。
所以,吴国水军出海北上真的是一件无比冒险的事情,天晓得吴国君臣的胆子怎么就那么大,敢用平底又船体修长的“翼船”搞海航。
晋国是一个内陆诸侯国,从小到大没有到过海岸线的魏驹并不知道大海是个什么模样,发出那种感慨半是赞美,一半则是对未知的敬畏。
智宵哪怕没有到过海岸边也能从各种影像里见过大海,知晓一些基础的情况,更知道齐地那边每年都有台风,只能感慨吴国君臣可真的是无知无畏了。
当前的诸夏不止有“翼船”这种水上承载士兵的工具,楼船已经出现,还有突冒、桥船等等种类。一艘叫“余皇”的战船,它是吴国水军的旗舰,造成就是“翼船”款式,只是体积显得更为庞大。
在原有历史上,智瑶打造了一艘可以承载三千名士兵的船只,打算借大河便利用来对吴军实施偷袭,它就是楼船。这也是首次记载在史书上的第一艘楼船。
太过于内核的舟船信息,对于智宵和魏驹来说没有了解的必要,他们只需要知道吴国与齐国马上就要从打口水战,演变成军队上的交锋就够了。
魏驹为了试探智氏对吴国的情报掌握,问道:“吴军北上者,几何啊?”
智宵知道魏驹在试探,没有藏着掖着,答道:“合约两万。”
这一下,魏驹彻底懂了,智氏果然很关注吴国。
魏氏为什么要关注吴国和齐国?不就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实施对郑国的入侵吗?
在魏驹看来,智氏关注吴国和齐国,一定也是跟魏氏打相同的主意。
因此,魏驹与智宵相视一笑。
话说,吴君夫差的胆子太大了!
在此之前,有很多吴人会出海渔猎,怎么都该知道大海与内陆江河的不同。
不知道吴君夫差命令水军出海前,有没有试验过“翼船”在大海的状况?
如果吴君夫差有事先试验“翼船”在大海的状况,没有可能不知道“翼船”并不适合海航,还敢派出水军沿着沿海北上偷袭齐国,不是胆子大又是什么。
换句话来说,吴国没有事先试验“翼船”在大海的状况,敢于派水军走沿海,只能说真的是傻大胆了。
“不管怎么样,吴国水军第一次冒险,真的海上对齐地实施登陆作战了啊!”智宵知道这个历史答案。
并不是前两辈子智宵刻意收集情报,完全是吴国水军从海上偷袭齐国造成了太大的轰动,闹得成了列国贵族进行社交的时候,不得不提到的怪事诡谈。
吴君夫差派出水军走海陆,成功输送部队上岸偷袭,结果登陆的吴军肆虐一番后被反应过来的齐军赶下海。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吴君夫差怎么可能不想接着玩?结果第二次出海碰上台风天气,水军落了个损失惨重的下场,可算让吴国君臣给惊到了。
以为有了一次惨痛教训就会让吴国君臣放弃吗?
如果有损失就会让吴国君臣放弃,他们第一次虽然成功从海上偷袭齐国,航行期间出现事故损失的舟船并不少,一样有第二次派水军出海偷袭。
第二次遭遇台风天气,导致吴国水军落个损失惨重的下场,隔年吴国君臣又接着玩第三次,随后一直到吴国灭亡之前,派水军经由沿海北上的动作就没有停过,搞得齐国必须投入资源建造船只与吴国打起了规模大大小小的海战。
在同一时期,小破球有水军的国家就没有几个,有资格进行海战的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其中的多数还只是在地中海小打小闹。
地中海虽然也是海,只是知道地理区分的人都知道一点,地中海与各处大洋的海浪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
智宵在“温”城带了快一个月,南方传来了一个消息,说是楚国又爆发内乱了。
楚国跟晋国都是经常发生内乱的国家,只是晋国内乱起来规模太大,有卿位家族入场就会是合起来超过三万以上大军的拼杀;楚国则是公族斗争,再由公族封君带着地方贵族捉对厮杀,交战双方合起来的兵力规模最多也很难超过两万。
在智宵前一脚收到来自楚国内乱的消息,后一脚魏驹也获知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