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就令人比较迷惑,赵鞅连表面功夫都不做,到底是怎么凭一张嘴让晋君午相信自己的忠诚?
时隔那么多年,晋君午还是第一次收到下臣的礼物,要不是智宵刚刚出征归来,心情一定会很好。
问题是什么?明明按照礼制,出征主将该拿出战利品清单,结果智宵是个人送礼,肯定要让晋君午的好心情打了很大的折扣。
晋君午不提?
智宵却不得不提,说道:“新军佐急不可耐;君上亦知我(智氏)与赵氏现状……”
新军佐是谁?赵毋恤啊!
智氏与赵氏关系不好,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赵毋恤怕智宵不分配战利品,以讨要的方式拿取?这一点虽然出人意料,讲出来信的人却会是大把。
晋君午稍微一愣,随后释然,说道:“原来如此。”
那么,晋君午会去向赵毋恤求证吗?必然不会。
也就是说,智宵向赵毋恤泼了一身脏水,偏偏赵毋恤根本不会知道。
这件事情,智宵干得没有一点心理负担。
智氏有机会向赵氏泼脏水,做与不做皆在一念之间。
赵氏那边有机会向智氏泼脏水,以赵鞅与赵毋恤的为人,没有机会都会创造机会,何况是逮住了机会。
“寡人闻,赵氏有意取‘赵’为嫁妆,使之为你、季血脉食邑?”晋君午问道。
这一问,问得智宵一丝不作假的愣住。
那个“赵”是赵氏的“都”。
什么是“都”呢?也就是,赵氏历代先祖的陵墓都在“赵”地,同时赵氏的宗庙也在“赵”城里面。
所以,春秋时期并非国家才有都城,每一个家族都有属于自己的都城。
拿家族的都城当嫁妆?连明确知道会灭亡的家族都不会那么干啊!
一开始,祖宗之地指的就是每一个家族的“都”,因为陵墓和宗庙都在那里。
后来,祖宗之地变成了一个家族的崛起所在。
再后来,凡是本国先民栖息过的地方,它们都能是祖宗之地。
“臣并未听闻啊!”智宵表现出来的意外绝非假装。
赵氏愿意拿“赵”地当季嬴的嫁妆?这个消息委实过于劲爆了!
如果赵氏真的要那么干,不止显得劲爆,还显得极其夸张!
晋君午看不出智宵的意外是装的还是真的,笑着说道:“如此也好,智氏与赵氏此后矛盾皆无。”
是吧?尽管显得很不可思议,不正恰恰显得赵氏退让的态度诚意十足,才会愿意用这种方式对智氏认怂。
这一刻,智宵却是想道:“本来赵氏在结婚当天会搞事的可能性有七成,现在变成十成十了!”
题外话:
昨天小区电网故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