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国家都是因为内乱而衰弱或消亡。
曾经的卫国很强大,他们担当过中原第一强国的称号,便是在内乱中让赤狄看到机会,导致都城陷落迁徙到大河以南。
将都城从“沫(朝歌)”搬到“濮阳(帝丘)”是卫国从盛转衰的开端,就此以后卫国再也没有恢复曾经达到过的巅峰,有的只是不断持续衰弱,直至国祚灭亡的那一天。
卫国的衰亡是很多王朝的正常迹象,由强大走向衰弱,又在衰弱中最终亡了国祚。
个别一些国家比较特殊,她们从建国的那一刻起就不断在攀登,站到世界国家之林的巅峰之后不曾跌落,哪怕在进行内战期间也能够吊打周边列国,直至国家不复存在的那一天。
其中,最为公认的便是“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的汉王朝。
晋国也是一个直至灭亡前一刻都无比强大的国家之一,分裂之后的三个国家对比同一时间段的诸国仍旧显得极其强大,其中的一个甚至能随意吊打当时的周边列国。
智宵两次见证吴国、陈国、曹国、蔡国的消亡,没有看到晋国灭亡是因为提早被杀了。
卫国变成现如今这般,能够说纯粹是卫国君臣自找的。
看似名声极差的南子,私生活的不堪,其实不应该用来定义一生。
实际上,南子将卫国从灭亡边缘拉回来几次,一直以来也致力于发展卫国,不少良才便是她一手挖掘,奈何卫灵公死得不是时候呢。
智宵在距离“濮阳”十里之外扎营六天,第七天果然听到了南子的死讯。
卫国对外的说法是,身为一国夫人的南子属于寿终正寝,享年四十一岁。
以平均寿命才二十五岁的春秋时代而言,享年四十一岁其实不算低。
只不过,所谓的“平均寿命”是所有阶层平摊之后,春秋时代的贵族多得是活到八九十岁的人,超过百岁的寿星在春秋末期就有六七人。
任何年代都是那样,生活条件好,各种医疗有保障,寿命一定会更长;反之,睁开眼睛就要操劳,加上生活条件差,医疗没有任何保障,寿命怎么会长呢?
卫国庙堂说南子是寿终正寝绝对是一种掩盖,具体会是什么死法,智宵没有任何探查的欲望。
卫国夫人薨了?
智宵乃是晋国的卿大夫,继续待在“濮阳”周边,不会亲自前往吊唁,派人去则是难免。
只是,接下来会是卫国新君继位,导致智宵压根不想继续待在“濮阳”周边,派人去吊唁的同时,同一天营地被拆除,移动到了“濮阳”西侧的“平阳”地。
“孔丘携弟子吊唁卫?”智宵问道。
弥子瑕答道:“孔丘未曾离去,听闻得知卫国夫人薨逝,当场嚎啕大哭。丧礼当日,痛斥卫公子不为人子,未予卫国夫人哀荣。”
在后世的人眼中,孔丘与南子有很多不得不说的故事,起源就是南子得知孔丘带弟子游历卫国,期间给予了很好的礼遇。
而在当时,孔丘被从鲁国驱赶出来,并且三桓勒令孔丘不得返回路过,导致孔丘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
因为三桓的关系,再加上孔丘的学说不被认可,失去鲁国大夫爵的孔丘,去哪都得不到招待,话虽然难听,但是跟丧家之犬真的没有区别。
极度落魄下的孔丘到卫国得到卫国夫人南子的热情款待,才会有弟子特别进行记录。
那些弟子之所以记载,出发点约是遮丑,表示仍旧有顶级权贵愿意用高规格来接待自己的老师?
然而,只要是涉及到男女,相关的记载总会失去真颜色,最后被涂上了黄色。
智宵问道:“卫公子未予陪葬物?”
弥子瑕苦笑说道:“草草埋葬便是成礼,确实不为人子。”
儒家的主张之一便是“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甚至在对待死人上面要比活人更加讲究。
这种主张并非孔丘首创,仅是延续周公旦的思想,只不过周公旦的这个思想只是《周礼》其中的一篇。
将“礼”作为学派核心思想的孔丘,要说延续周公旦的思想也行,说是原封不动照搬也可以,反正孔门的徒子徒孙只认孔丘,才不认可周公旦是祖师爷。
在“孝道”方面,真不是因为有儒家才出现,人伦的道理也不用儒家去创作。
当然了,日后的儒家很是提倡孝道。
关于“孝”这件事情,不止儒家提倡,其实提倡者很多。为了提倡孝道,不少人写了很多小故事,如“卧冰求鲤”这一篇。不要问王祥为什么不凿开冰块,压根不是蠢不蠢的问题,内核在于体现孝心。
当前时间段,孝道还真是归于儒家在管,只不过儒家不是孔子的儒家,乃是周公旦的儒家。
在《周礼》中对每一个阶层的逝者,他们的葬礼规格有着很明确的规定,该是何等级别的逝者就该用什么来作为陪葬品,不能多也不能少,更不能放入逾越等级的陪葬品。
南子是宋国之君的女儿,还是卫国夫人,以时代规则理应获得一个隆重的葬礼。
现在,南子死得不明不白,又被草草埋葬,真真是显示出卫蒯聩的愚蠢了。
孔丘上一次到“濮阳”就一直没有离开,进行城池攻防战期间还带着一众弟子帮助卫国守城,听说还亲手杀了三名攻城的晋军士兵。
今年,孔丘六十三岁,以老迈之身还能到处奔波,上了战场也能杀敌?
只能说孔丘不如自己的父亲,打完全场才杀了三个人,他的父亲叔梁纥在五十九岁出征的时候还能够冲锋陷阵并且力扛城门落闸。
孔丘也只是不如自己的父亲,比起多数人还是显得极其勇猛,不亏是能够带着弟子在野兽横行和盗贼强人无数旷野中不断游历的人物。
关于卫蒯聩被孔丘骂之后是什么反应,或者说卫国权贵有什么反应,弥子瑕没有提到半句。
“端木赐已在鲁,想来孔丘归鲁之日不远。”智宵像是闲聊一般,提了这么一句。
卫国得到这个下场,着实是吓到了很多人。
前几年楚国吞并陈国,由于陈国离中原挺远,中原诸侯其实并没有升起太大的警惕心。
秦国独处西边一隅,他们想跟其余诸侯国联系也要看晋国答不答应,有什么惨状缺少向外陈述的渠道。
卫国以地理位置来看多少算是中原核心,好好的一个国家,看似没招谁惹谁,结果被晋国搞得只剩下一座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