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驹看到智宵在发呆,抿了抿嘴一脸无奈地说道:“如此,出兵之事恐难施行。”
为什么啊?
鲁国发生奴隶暴动,不正是他们出兵的好机会吗?
事情并不是那样子的。
智氏、魏氏和韩氏出兵要讨伐鲁国,并不是奔着灭掉鲁国而去,只是想要凭借武力逼迫鲁国割城、赔款又交出一定数量的人口。
如果三个卿位家族在鲁国发生奴隶暴动的时候出兵,天然需要将那一支暴动的奴隶灭掉,等于是在帮鲁国平乱了。
并且鲁国刚刚发生奴隶暴乱,智氏、魏氏、韩氏再攻打鲁国,分明就是乘人之危,会遭到很大的诟病。
话又说回来,鲁国没有发生奴隶暴乱的话,智氏、魏氏和韩氏出兵攻打鲁国就不会遭到诟病了吗?
这个要有一个清楚的逻辑顺序,鲁国先跟吴国眉来眼去,打从事实上背叛了晋国,智氏、魏氏和韩氏讨伐鲁国属于师出有名,肯定不会遭受诟病。
鲁国发生奴隶暴乱?周王朝说到底就是一个奴隶制王朝,诸侯之间可以斗得头破血流,就是不允许其它阶层翻天,要不然动摇的就是所有诸侯国的统治基础。
如果智氏、魏氏和韩氏在鲁国发生奴隶暴乱的情况下悍然发动入侵,不止打赢了获得的好处要打折扣,哪怕晋国再怎么强大,其余列国也要失去对晋国的尊重,晋国此后势必要遭到全面孤立了。
“三桓可能镇压暴乱?”魏驹看上去对三桓的信心不足。
智宵压根没有思考,答道:“实难!”
那一场奴隶暴乱从一个矿场引爆,随后向周边蔓延。
在消息传到晋国的时候,鲁国的暴乱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信息中显示暴乱的队伍多达数万,其中有九千左右的“卒”。
什么是“卒”呢?可以理解为有服过兵役的人。
春秋时代的奴隶,除非是一生下就是奴隶的身份,要不然一定是某场战争的被俘士兵。
所以,鲁国暴乱的人聚众三五万,里面有九千名士兵,其实真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魏驹苦笑说道:“鲁国举国动员,兵力难达五万,三桓已非一家,确实短期难以平乱。”
以为三桓有多么铁板一块吗?他们只是在架空鲁国国君上面意愿一致,其余存在的竞争一点不输给晋国的卿位家族,只是鲁国三桓的斗争没有晋国卿位家族那样血淋淋罢了。
智宵的脸色不好看。
突然出了这么一件事情,智氏这边只是失去一个敲竹杠的途径,起码还有一个秦国能够征讨。
不能去征伐鲁国?韩氏估计问题不大,对于急切想要扩张的魏氏来说就属于麻烦大了。
“一定不能让魏氏闲下来!”智宵心想。
可是,举目四望之下,魏氏啃不动郑国,再无法入侵鲁国,还能够盯上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