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氏找不到机会灭掉赵氏,调转枪口向西进军。
晋国和秦国的相处方式摆在那里,作为晋国卿位家族的智氏没有理由都能够攻打秦国,何况是开战前制造了借口。
如果要算史实,智氏其实是顶替了魏氏。
原历史上,魏氏在春秋晚期就一直跟秦国过不去,缓慢但是坚定地一直向西扩张,好几次打到泾水边上。由于晋国内部愈来愈紧张的关系,魏氏不得不放弃西扩的果实,将控制范围缩到洛水附近。
智氏当然不会学魏氏主动撤兵,相反一开始就是奔着灭掉秦国或驱逐秦庭的目标。
只不过,有些事情能做不能说,智宵当然不会给予白公令任何的答案。
没有得到答案的白公令说起了其它的事情,比如智氏坏了规矩,大肆收买秦国的贵族捣乱。
智氏那是收买了秦国的贵族吗?有些贵族得到智氏的承诺,智氏会归还之前抢夺的土地和人口,算起来还真是一种收买的行为。而这种做法在春秋时代是极其不道德的行为,谁都能够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进行谴责。
“若‘持节’前来只为此事,现下便可离去。”智宵不想否认自己没有干那些事情,更不打算进行纠正,确确实实已经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了。
至于为什么用“持节”来称呼白公令,当时的用法而已。
春秋时代的很多称呼到后世已经不用,例如周天子可以自称“予一人”,其余人也是用“予一人”来称呼天子,另一个对天子的称呼从商延续下来,既是“陛下”这个称呼;诸侯自称“寡人”,反而“朕”人人都能用来自称。
到战国之后,诸侯和储君开始用“孤”、“不谷”来自称。
后面的秦国短暂一统,“朕”只有皇帝可以用。
更后面又出现了“殿下”、“阁下”之类的尊称。
隋唐时期的“本宫”是储君专用自称,到了满清之后“本宫”成了后宫贵妃以上女人的自称。
如果是在封建王朝的时代,一些称呼万万不能出错,尤其是在正式的场合一旦称呼用错,叫错的人极可能要面临家族消消乐的待遇了。
白公令怎么可能只问几个问题就走?
“秦人极烈,智氏不惧‘鸣条之咒’呼?”白公令问得相当认真。
什么是“鸣条之咒”呢?其实就是商汤率军与下军在“鸣条”打了一场决战,史称“鸣条之战”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智宵是什么出身?怎么可能没有读过“鸣条之战”嘛。
白公令说“鸣条之咒”要在通篇寻找重点,摘出“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这一句就行了。
翻译翻译,大概意思就是:某某势力跟烈日一般的酷烈,我愿意与其同归于尽。
所以,在殷商或是其余年代,有谁对某人念了一句“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的话,其实就是在表达“此仇不共戴天”、“我们永远不会屈服”、“要死一起死”之类的意思。
智宵本来想莞尔,再嘲笑秦国根本没有能力与智氏同归于尽,及时控制了面部肌肉,舌头也管得死死的。
春秋时代的贵族基本素养是什么?哪怕能够随便玩弄,不要对将死之人进行嘲笑;能够杀就不要有丝毫犹豫,免得成了死于话多的反派;说出去的话一定要实现,做出的诺言不能违背。
白公令肯定是相信诅咒能够生效的人,当代有得的是这样的人。
智宵在以前不信神神道道的东西,穿越又复生了一次,总要对未知怀有基本的敬畏之心。
正在被侵略的秦国,有人对侵略者发出诅咒,不是挺正常的事情吗?
智宵看向豫让,问道:“子我可曾踏上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