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谁没有干过几件糊涂事呢?
普通人一错再错,由于成本就在那里,涉及到的人也有限,做错之后来承担后果的人,大概也就是父、母、兄、弟、姐、妹外加媳妇的娘家人。
如果涉及到集体,首领做错事的话,受到影响的家庭就一定多了。
夫差是吴国的一国之君,哪怕他没有想要逼死伍员的心思,顶多只是看不起越国,不想采纳先南后北的国策,确确实实就是让伍员因此而死了。
这件事情到底该怎么算?
用马后炮的方式,仅用结果去看待,自然是夫差这人非常昏庸,先被勾践欺骗到找不着北,后来没有发现越国正在蓄积实力,随后在率军北上期间被越国偷家。
任何仅用知道的答案,无视当时背景来做出负面评价都是属于耍流氓!
越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不提他们存在的意义,比如担负给大禹进行祭祀的任务,只谈越国在勾践亲征败给吴国之后的状况。
那一次,勾践在战胜阖闾之后,一度以为越国是一个比楚国还要牛逼的国家,认为就此可以跟晋国平起平坐了。
为什么勾践没有直接拿吴国对比?因为勾践知道吴国就是一个暴发户,真正强大的国家只有底蕴深厚的楚国和晋国。
能不能跟晋国平起平坐就是当时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强不强大的标准,哪怕是仅次于晋国也是诸侯能够为之骄傲的事情。
总之,勾践一度很膨胀,几乎没有将吴国放在眼里,结果相隔不到三年被刚继位不久的夫差亲征,打得越国在灭国边缘晃晃悠悠。
勾践以为越国一度可以跟晋国平起平坐,只能说显得孤陋寡闻。
越国从疆域面积到城池以及农耕区、人口、资源等等方面,没有一点可以跟晋国比,甚至连宋国、郑国、鲁国都胜过越国许多。
当然了,勾践可能只看到差不多款式的吴国打得楚国毫无招架之力,认为什么疆域面积、人口、资源等等玩意就是虚的,只要敢于玩命再加上用兵手段就能忽略一切差距。
某种程度上来讲,勾践的想法没有错,只不过不能只计算自身,还要看对手是个什么情况。
如果自身精神领域强大且能够做到精诚团结,对方却是一盘散沙且正处在内乱爆发时期,以弱胜强确实是可以办到。
楚国一度被吴国打得那么惨,实际上就是当时的楚国内乱不断,反而吴国上下显示出众志成城的一面,并非吴国从各方各面能够与楚国持平或占据优势。
夫差继位三年之后,亲自率军报了父亲的仇,屡屡又派军出征楚国得胜,年纪不大再加上继位没几年一再取得辉煌成绩,不说变得异常的意气风发,怎么都会激发更浓的雄心壮志吧?
从夫差真正掌权后,唯一遭受的屈辱只有北上被晋国教训一顿,想不刻骨铭心都难。
每当一个人在意的时候,哪怕只是很小或本来就在意料当中的事情,内心会一再放大负面情绪,只会是越想越气,越气就越急着想要出那一口气。
“便是无伍子胥,寡人亦能取得先祖梦想之伟业!”夫差以前只是对伍员感到有些忌惮,目下变成了讨厌。
不开玩笑,一百多年前什么都不是的吴国,君臣就已经生出争霸的雄心壮志了。
吴国又不是其他国家,容得下有伍员那么做臣子的吗?话不肯好好说,动不动就爆发小脾气,夫差认为没有下令杀死伍员就是很大的忍耐,还能给个笑脸就算有为君者的气度了。
伍员但凡不是跑到宫门前自杀,真不至于让夫差从忌惮变成厌恶。
跑到宫门前自杀?事先又闹过不愉快,等于是在向天下人大吼:吴君非但昏庸且是一个残暴之君!
伯噽立刻出班说道:“大王,伍员乃是要陷大王于不义啊!”
吴国大臣的目光集中到伯噽身上,大多数是既忌惮又鄙夷,也有脸带谄谀的人。
“伍子胥对寡人不义,寡人却不能无情,且好生收敛,给予厚葬。”夫差气归气,顶多就再骂几句,不愿意跟死了的人多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