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介甫啊,王介甫,可真是好久不见了!
如果自己的记忆没出错的话,赵祯记得王安石这块臭石头应该就是在这一届取得的功名。
这一世因为政儿的原因,考题有所改变,他突然很想看看这一次的王安石会交出怎样的答卷。
想到自家总是对法家那一套有着莫名好感的好大儿,赵祯突然有些期待。
当他遇到同样性格强硬,眼里揉不得半粒沙子,不仅严于律人,更是严于律已的王安石时,两人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不知即将效忠的君王正在心中腹诽自己,王安石看着试卷上的题目,越写越兴奋,越写越投入。
从商君变法一直写到大宋当下所面临的困局,从而进一步阐述自己的变法理念。差点就忘了此时还是在考试,只想一抒胸臆。
直到答卷时间结束,退出崇政殿,王安石还是觉得意犹未尽。
就和后生的考生喜欢在在考试结束后三三两两凑在一起对答案一样,此时的学子也不遑多让。
一众举子刚在内侍的引导下离开皇宫,立即便有人走过来拉住了王安石的袖子。
“介甫兄,此次的殿试......”
来人欲言又止,脸上不见丝毫刚考完试的轻松,显然是对自己这次考试的成绩没有多大的把握。
“往常的殿试题不都是重在考察儒家经义及诗赋策论的吗?此次怎么变化如此之大?”
显然,不止一人与他有相同的疑惑,走出皇宫的一众考生中,除个别还能端得住外,有不少人的脸色都相当凝重。
实在是这次殿试出题的风格变化太大了,让一些自觉准备充足的人都不自觉闪了腰。
王安石没有在皇宫门口与人多言的习惯,回到暂居的客栈后,见同窗一路上都蔫蔫不乐,言语间还多有对考题风格变动的不满。
忍不住出声宽慰:“此次出题并非针对一人,希尧兄大可不必如此沮丧。况且,我却觉得此次的考题出得当真是好极了。”
“什么意思?”张希尧一愣,什么叫出得好极了?
王安石但笑不语。
可不是好极了吗?
若那两道特殊的考题是官家所出,这就说明官家有锐意改革之心。
而若是那位传说中的太子殿下所出......
在好友不解的目光中,王安石突然畅快大笑了起来,“吾道不孤啊!”
在这一刻,他有些期待能快点见到传说中的太子殿下了,也好印证一下自己心中的猜测。
在一众阅卷官加班加点的批改下,没几天,殿试的结果就出来了。
王安石力压群雄成为了此届文举魁首,说来这个成绩比起赵祯上一世时他原本的名次还要高出几名。
在原本的历史中,王安石22岁以全国第四的成绩高中进士。
其实那会儿他就该是状元的,只是好死不死他的诗赋中出现了“孺子其朋”这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