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虽然被抢去了头彩,他却丝毫不以为意,看着傲立在场中的赵州,与身边的友人感慨道:
“此诗描写花园中秋露覆盖下百花争艳、香气四溢的美丽景象,语言优美恬淡,情感真挚,将自身对于园中美景的喜爱表达的淋漓尽致,真乃佳作也。”
“这位兄台真乃大才也!”
苏洵虽然觉得这样的诗词不太可能是现场一蹴而就,但哪怕人家提前做了准备,也是在规则允许范围之内,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
而且就算是早有准备,这些诗词也都是学子本人所作。
毕竟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读书人又最重名声,若是请人捉刀,一旦消息泄露出去,那这个学子基本上也就废了。
能走到这一步的读书人就没有几个是真正愚蠢的,没有人会为了一场诗会而担上这样大的风险。
完全不值得!
因此苏洵这会儿的夸赞是真的发自肺腑。
见有人开头,其他人不管是不是出于真心,哪怕只是为了在几位朝中相公面前展示自身风度,也都跟着夸赞了起来。
就连一些原本看不上赵州行事风格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他这首诗确实做得可圈可点。
或许人品跟才华真的没有必然联系吧!
在众人的赞许和吹捧声中,赵州面上笑得好不谦虚,又是一个团团作揖,这才又坐了回去。
舒颜几人背后的小阁楼中,二楼赏景台上,赵祯听着下方陡然热闹起来的声音,看向张茂则,“下面发生什么事了?”
因为今日前来的学子中不乏有出身高粱者,未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赵祯并不打算在学子面前露面,而是直接上了这处位于二楼的赏景台。
此时听到下方传来的动静,不免有些好奇。
张茂则一直跟在他身边,哪里就能知道的更多。
“奴婢不知,不过看样子许是有人做出了什么佳作,奴婢这就让人下去打听。”
还不等他派人,就有声音从后头传来,“不必麻烦张中官了。”
赵祯转头一看,发现舒颜和范仲淹几人也前后脚跟了上来,不免疑惑,
“怎么了,你们怎么都上来了?”
欧阳修呵呵一笑,“老夫几人要是一直坐在下面,那些学子们难免拘束,都放不开手脚了。”
“我等一商量,与其在下面讨人嫌,不如干脆上来吹吹风,赏赏景。学子们自在,我们自个儿也更松快些。”
“是极,是极,届时等下方出了文章再送上给我等一饱眼福便是。”
晏殊不需要赵祯招呼,自个儿随意挑了个圆凳就一屁股坐了下来。
在某朝之前,在一些非重要场合中,君臣关系还是没那么紧张的。
起码臣子并不需要见君就跪,很多时候行礼也只需要站着躬身作揖就行。
在此时的汉家士大夫们看来,自己是协助天子管理天下百姓的,而并非是天子的家奴。
所以此时君臣几人之间的气氛相当的不错。
也给自己找了个位置坐下后,范仲淹以一种相对赞赏的语气将刚才发生的事情包括赵州新做的诗复述了一遍。
赵祯起先还是以一种悠闲的心态在听,然后他就发现不对劲了。
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