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让人不由回想起了当日朝堂上的情形。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怀疑人生。
感情那日人家口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欺男霸女......(此处省略若干形容词)
总之无论再加上多少贬义词来形容都不为过的的恶霸,说的就是他们光风霁月、颇有人主之相的太子殿下,或许还得再加个大公主?
而他们当初是怎么打发人家来着?
众人努力回想--
“作为友好领邦,大宋对贵国的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和诚挚的慰问,然而......”
啊这......
回忆到这里戛然而止,众人及时住脑。
而范仲淹则要想的更多些,他忍不住猜测,在这场“拯救”倭王的行动中,自家儿子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还有狄家次子、楚王世子、陇西郡公家的孙子......
宗室、勋贵、文臣、武将,好家伙,可真够齐全的。
感情这就是你们的游历是吧?
就一点都不怕玩崩了?!
越想越觉得糟心,范仲淹痛苦地捂了捂胸口,他现在只想静静。
好半晌后,还是吕夷简第一个表态。
老吕满脸激动,神情亢奋,
“太子殿下和大公主临危不惧,哪怕身处逆境依旧不忘帮助友好领邦,匡扶正统,扬我大宋国威。
此乃大仁、大义、大勇之举。我大宋有此储君,国朝有望啊!”
说到最后,已是煽然泪下。
一句话就给两人的行为定了性,全场没有一人提出反对,其他人即便有不同的想法也不会在众目睽睽之下拆台。
于是乎,几位顶尖大佬很快达成了一致。
在交代了政事堂中办公的其他署官谨守口风后,范仲淹一行人紧攥着手中的劄子,气势汹汹直奔福宁宫而去。
“今日是什么风把众位爱卿都给刮来了?”看着联袂而来的几人,赵祯好奇地问道。
因为无意隐瞒,兄妹俩这次呈上来的劄子走的是常规的官面渠道。
劄子会先经过政事堂的筛选,最后再送呈到天子面前,因此赵祯这会儿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太子殿下所为,可是官家授意?”
欧阳修一上来就是开门见山,其他人也都神情凝重,目光炯炯地等待着天子的回答。
无论起因是什么,这等征伐一国的大事,若真是官家授意,而他却事先瞒过了所有的朝臣,绕过朝堂另行谋划,这件事背后的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他们的态度倒把赵祯搞得一愣。
“政儿他们不是出去游历了么,想必最近也该回来了。此事朕早已告知,诸位今日又何来此问?”
“官家当真不知?”欧阳修再次确认。
赵祯被他问得更迷糊了,“朕应该知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