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经过赵祯的整顿,朝上的官员还是实干派上了大多数,这些人考虑问题也更愿意从实际角度出发。
此时一会儿皱眉,一会儿点头,显然是在认真思考赵玟的话。
自古以来,民间百姓因服摇役而死人之事常有。
由于服役属于百姓的应尽的义务,因此朝廷非但不会给予工钱,百姓服役之时甚至还需要自带干粮。
耽误了自家生计不说,还要卖大力气,搞不好遇到大工程连命都得搭进去,这就导致了历朝历代的百姓均是闻徭役色变。
若真能用那些倭奴代替大宋百姓服役,对大兴的百姓来说,无异于是一场福音,也是朝廷德政的体现。
况且,能以最小的代价上马更多的工程,办好了对他们来说也是一场政绩。
此策无论是对于大宋朝廷,还是对于百官、百姓来说都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他们没理由反对。
这里面唯一需要付出的代价也不过是一些倭奴。
可在大宋士大夫们的眼中,这算是代价吗?
显然不是!
在向来自诩高贵的大宋文人眼中,便是那些与他们同朝为官的武将也不过是些粗鄙莽夫,是比自己低上好几等的存在,更何况是那些倭奴。
不过是长了个人形罢了!
不是同类,连同情之心都很难生起呢!
这么一想,众人原先心中的那点不适很快消退。
排除心理障碍后,还是要面对实际问题。
这么做可不是没有隐患的。
“臣请问镇国公主 ,若是来大宋的倭奴多了,这些人聚众闹事又该如何?”
毕竟在倭国,就是闹得再大也影响不了大宋本土,可这些人来了大宋就不一样了。
问话之人并非想不到处置方式,只是他也想要再掂量掂量这位镇国公主的斤两。
对于此人的想法,赵玟心里清楚,却不以为意。
想要折服这些久经朝堂的人精子岂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不过无所谓,慢慢来就是了。
脸上划过短暂的笑意,下一秒,尽数转变为森冷的威压。
语气冰冷中带着嘲讽,
“在座的都是大宋的大才,连这点小事也需要问本公主吗?再不济,先秦的连坐法总应该听过吧?”
“把那些奴工分为十人一小组、百人一小队、千人一大队。
若是小组中有一人闹事,那就连坐一组;若是全组闹事,那就连坐一小队;若是整小队都闹事......”
森冷的笑意再次爬上赵玟的脸颊,衬着她眼中的淡漠,让一众大臣都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这就是镇国公主吗?
好重的杀性!
倒是前排几位一点都不觉得惊讶,反而有种理所当然的感觉。
想想也是,能以一介草根之身在乱世之中崛起,最终杀出一条血路,定鼎天下的存在,怎么可能是什么良善之辈?
这样才正常嘛!
“话虽如此,但若是这些人接二连三地闹事,反抗之人太多终究会牵扯朝廷不少的精力。
朝廷也不可能始终派大军看管这些奴工,不知大公主可有妙法解决这个问题?”
此时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认可了赵玟的建议,就算是不那么认可的将之列入了需要重点考虑的范畴。
比如此刻问话的工部尚书,他虽觉得镇国公主此法对大宋有利,但存在的隐患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