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向楠上过初中,在农村,学历已经很高了。但也只是相对而言,他到底还只是一个乡下泥腿子。
刘秀英说要模仿蘑菇的生存境,到底什么是模仿,他还真是不知道。他要回家问问可是他想的那个意思。
陆向楠回到家,见妹妹不在,问她娘,他娘说妹妹进城了,便转身朝外走。
这一段时间,他忙着组织村民们种蘑菇的事,也快脚打后脑勺了。
陆大海看见了赶忙阻止:
“你找妮妮有什么事?”
陆向楠把刘秀英的话学说了一遍,问陆大海:
“爹,你知道“模仿”是什么意思不?”
陆大海想想解释:
“就是按照蘑菇生长的样子来吧。”
张桂芳在旁边听见了,笑着道:
“傻小子,你当时不会问刘知青啊?还跑回来问你妹妹和你爹。”
路向楠摸了摸头,不好意思的说:
“也是。”
就转身出去了。
陆大海与张桂芳做夫妻几十年了,枕边人的心思,还是有几分猜到的,他警告张桂芳:
“他娘,你可不能瞎胡想,刘知青可不是咱们能够攀得上的。”
张桂芳很委屈:
“我想想都不行,你这也太霸道了。咱女婿不也是知青呢。”
陆大海直来直去,从来不骗媳妇:
“那怎么能一样?咱妮妮是高中生,又长的好,还有本事,算是咱们这里的金凤凰。
咱家向楠呢?才初中毕业,又是个结过婚的,跟人家刘知青不配呢,要是他起了心思,人家拒绝了,那不是坑他吗?”
张桂芳心一沉:她苦命的向楠啊。
自从村里也公布了奖励政策,知青点像是与村民比赛似的,积极性更是空前高涨。挖土的挖土,背土的背土,浇水的浇水。
因为知青们的身体素质普遍不好,背土小组还采用了接力的形式,把山路分为山上,山腰,山脚三段,每三人一组,一组一段,一组背一段路。
秦远白力气小,被分到浇水小组,为了浇灌方便,他砍了竹子,将中间惯通,连接起来,直达河流。
为了让河水能流进竹筒,他自制了一个大型漏斗,一开始插在竹筒口,后来嫌麻烦,又自制了一个像小风车似东西,风叶上装了竹筒,转动的时候灌进漏斗里,很方便。
因为这个,知青们开他玩笑:
“你小子不但嘴能说,这手也上得去呀。”
秦远白非常得瑟:
“那当然,我小时候的玩具,都被我卸了装,装了卸的。为此没少挨打。”
秦远白的小发明赢得了大家的关注,大队部还专门到那里去问了怎样做的,说是可以再改进一下,以后庄稼灌水浇地就方便多了,要向县里申报奖励。让秦远白的又狠狠得瑟了一阵子。
大队里也奖励了他十块钱,还有一个写着红色“为人民服务”字样的大瓷缸子。
有了秦远白发明创造,原先一天一次的浇水,几人已累得人直不起腰,现在一个女同志都可以解决了。大家都欢喜的不行。纷纷表示,一天得多浇几次水才行。
大雨过后山里面的蘑菇数不胜数,他们多烧几遍水,蘑菇应该也会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