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津美治郎很清楚,不能等到东北国防军发动进攻,否则自己就要步入板垣征四郎的后尘。
不!
说不定还会比板垣征四郎更惨。
人家板垣征四郎无论怎么说现在还是活着的。
虽然成了帝国历史上第一个被俘的方面军总司令官。
自己估计就没有那样的运气,说不定直接就阵亡了。
自己的这个司令部可是没有那么坚固的地下掩体。
要是,东北国防军再用重磅炸弹来炸自己,估计自己和这个指挥部一起就会去见天照大神。
按理说,日本朝鲜方面军的实力也是很不错的,毕竟他们存在的目的就是和周浩的东北国防军对抗的。
而且,这两年日军朝鲜方面军几乎就没有别的什么事情,他们除了训练就是训练。
可以说其实力还是相当不错的。
而且,为了对付东北国防军,日军朝鲜方面军的装备也是很不错的。
可以说这一百万的日本朝鲜方面军绝对的是日军的精锐。
可惜的是,在大战之初,板垣征四郎为了增加其朝鲜方面军的实力,在整个朝鲜范围内征集了两百多万的预备兵,直接补充进了朝鲜方面军。
这就使得朝鲜方面军内部突然增加了大量的新兵。
这样一来的后果就是,使得朝鲜方面军的战斗能力和战斗意志都下降了不少。
而且,东北国防军在作战的时候,又极为不讲规矩。
直接就会不跟日军正面交战。
他们只要一发现日军,就直接呼叫炮火。
这也是东北国防军的炮弹消耗如此巨大的原因所在。
不过,也正是其如此谨慎的打法,才再度创下了近乎二十比一的战损比。
可惜的是,朝鲜方面军如今剩下的也就三十来万了。
如果没有日本增援过来的五个精锐的野战师团,剩下的日军朝鲜方面军都打算直接投降了。
其实,他们也不想投降啊!
要是能够打赢,谁又愿意投降呢?
势如破竹的东北国防军,已经把剩下的日本朝鲜方面军吓得没有一点斗志了。
但是,新来的这五个所谓精锐的野战师团,他们的战斗意志可是相当高昂的。
这五个加强的日本野战师团,每个师团都有四万多人,每个师团包括八个联队,分别是:
四个步兵联队,每个步兵联队六千多人,每个步兵联队包括一个装备了12门105毫米榴弹炮以及12门105毫米加农炮的炮兵大队。
一个战车装备128辆猛虎式坦克的联队,该战车联队还装备了36门88毫米高射炮,充当防空和反装甲的任务。
一个炮兵联队,该联队装备了12门150毫米榴弹炮,12门122毫米加农炮,24门105毫米榴弹炮,以及24门88毫米高射炮。
一个工兵联队。
以及一个辎重联队。
单独一个这样的步兵师团,就可以称得上是重兵集团。
五个这样的加强师团,兵力就达到了二十万。
有了这二十万的精锐部队,梅津美治郎才觉得,他担任朝鲜方面军总司令官,心里才踏实那么一点点。
加上如今他手里还有近两千架飞机,以及五个整装的战车师团。
其实,在这个小小的朝鲜半岛上,梅津美治郎要是遇到的不是东北国防军,而且其它的美军苏俄军队之类都,他梅津美治郎说不定还能生出一较高下的想法。
可惜,他们面对的是东北国防军。
因为东北国防军的装备比他们还要豪华。
人员的素质也要远超日军的精锐部队。
正常交手,朝鲜方面军没有半分获胜的希望。
但是,梅津美治郎可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
梅津美治郎思来想去,想要获得战争的胜利似乎根本就不可能。
情报显示,他们当面之敌其兵力已经达到了120万,这里还不包括在一旁虎视眈眈的一万架战机。
秘密将五个师团长召集了过来,梅津美治郎黑着脸说道:“各位,没有意外的话,我们都要死在即将接下来战斗里。
但是,我心里不服啊!
想必各位心里也很不舒服,我们怎么也是精锐之师,岂能默默等待死亡都到来。
我们就算是死了,也要死得其所。
我们就算明知道接下来的战斗我们将是十死无生,但是我们也要死得其所,死的有价值。
因此,我们要在敌人发起了进攻之前,对他们的阵地率先发起进攻。
这也是我们能够扭转战局唯一的希望。
如果我们的突袭能够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并消灭东北国防军大量有生力量。
那么日军朝鲜方面军在朝鲜站稳脚跟还是有可能的。
各位,成败在此一举,拜托各位了。”
说罢,梅津美治郎对五位师团长深深鞠躬。
作为回礼,五个鬼子师团长也是深深地回礼了。
梅津美治郎决定明天凌晨发起进攻。
当然,发动进攻的不止这五个日军精锐野战师团,和他们一起行动的还有五个战车师团,这也是朝鲜方面军最后的家底了。
1943年7月1日,日军蓄谋已久的了绝地大反攻开始了。
凌晨五点,已经就位的日军重炮部队全部拉了出来,在他们预订的炮位上就位。
坦克部队也从他们隐藏的地方开了出来。
突然,日军阵地后方成片地冒出了火光,紧接着我方的前沿阵地就爆发他巨大的爆炸声。
我军将士从睡梦中惊醒,就知道敌人发动进攻了。
日军此次的行动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几乎整条防线都同时爆发激烈的战斗。
炮火延伸之后,日军战车部队就轰隆隆地冲了过来。
在日军看来,被重炮洗地的前沿阵地,有战车部队出马,应该能很轻松的就突破他们的防线吧。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相当骨感。
日军的坦克刚刚出现在我军的阵前,就看到一枚一枚的火箭弹拉着长长的火焰,直接向这些日本的战车就飞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