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水泥、化肥、农具等各种工业品也开始逐渐能够自产,虽然产量还远远满足不了需要,质量也一般,成本更是要高出甄国科买过来的价格不少,但却代表着边区工业化的开始,意义极为重大。
边区的诸位领袖和老总专门交代张万和给甄国科发来了一份热情洋溢的电报,表达了对甄国科他们组织为边区做出卓越贡献的感谢。
其他的工厂都已经如此,兵工厂系统的生产能力更是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56式枪族的三种枪本身都是采用冲压工艺,制造难度不大,加上有些技术含量的枪管和弹簧原料暂时都由甄国科提供,所以在机器安装到位之后,这几种新枪的产量顿时就开始爆发了起来。
单单9月份一个月的时间,边区和根据地的几个兵工厂合起来,总共生产了1.2万支半自动步枪、冲锋枪和轻机枪,配套的子弹厂生产的7.62毫米子弹产量更是高达百万发之多,随着制造工艺的逐渐熟练,10月份的枪弹产量还将有望再翻上一番。
这么多的武器自然不可能放着后勤部的仓库里不用,边区和各个根据地的主力部队,都已经开始陆续换装。
当然,这也仅限于有数字编号的主力部队而已,包括新一团、新二团在内的众多二三线部队,短时间之内就不用想了。
边区方面自身的产量毕竟还是有限,不可能放弃现在装备的大批倭国和独国制式武器,现在能做的就是在各个部队之间进行调配,把同一支部队使用的枪械种类尽可能统一起来,减少后勤补给的麻烦。
不过边区专门建了两个小型的子弹厂,专门用来生产毛瑟系列步枪使用的7.92毫米子弹和三八式步枪使用的6.5毫米子弹,以后这两种枪的子弹补给,也总算能够得到保证了。
至于英七七、水连珠等其他乱七八糟型号的步枪,就全部淘汰给了各地的民兵大队。因为这些枪本身的拥有量不大,不值得专门设子弹生产线,就只能用甄国科之前提供的小型手动冲压机来小批量地生产子弹进行补充了。
单纯按照战斗力来说,独立纵队绝对算得上主力部队的标准,不过考虑到他们现在已经统一装备的M1加兰德性能已经足够优秀,暂时就没有把他们列入第一批换装的名单。
李云龙知道之后大为不满,有心去找老总评理,但想到自己还是一个大头兵的身份,真的跑到老总面前也没法说话,只好跑到赵刚面前撺掇他出面找老总要新枪。
赵刚人比较老实,觉得换装是迟早都能轮到的事情,独立纵队最近又没有战斗任务,没必要非得跟别人争。
李云龙气得跟赵刚大吵了一架,说了一通“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之类的混账话,气哼哼地去训练动力伞的飞行去了。
倒是甄国科在听说新枪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之后,找张万和要了300支56冲和50支56轻,以及5万发的7.62毫米子弹,打算给自己雇佣的佣兵和安保们更新一下装备。
因为用的都是同样的子弹,他自己在空间里藏了一年多的镀金AK47,顺便也可以拿出来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