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米国的角度而言,是很希望看到毛熊国军队在与独国的战斗中被大量消耗的,但前提是确保自己能够渔翁得利。
但现在自己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方向与倭国的战斗中迟迟无法取得太大的进展,北非方面同样是损失惨重,如果毛熊国真的挺不下去而崩溃的话,自己真的有被彻底赶出欧亚大陆的风险。
所以米国的新总统在慎重考虑之后,终于决定尽快开始在欧洲大陆的登陆作战,以便尽快打败独国。
但是即便是达成了登陆欧洲的共识,选择何处进行登陆对于米国和腐国军队而言也是个难题。
按照他们原本的想法,登陆战役必定会漂亮国的某处海岸进行,毕竟这里距离腐国本土只隔着一道最窄处只有30多公里的海峡,不光可以极大地减少登陆时被独国潜艇袭击的风险,还能得到从腐国起飞的飞机支援。
但独国人自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在漂亮国直到峡湾国的沿海地区,构建了2000多公里长的名为“大西洋堡垒”的坚固防线。
在这道防线之中,各种重炮炮台、碉堡、防空阵地、地雷、铁丝网密布,海中也布置了大量的水雷,以便应对米国和腐国军队可能的登陆。
当然,独国人肯定是没有能力在2000多公里的防线之中都布置重兵防御,整个防线的重点都放在了与腐国隔海相望的漂亮国这一段。
如果米国和腐国还要继续坚持在这里登陆的话,必然将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而米国自从在收复夏威夷群岛之战中吃尽了苦头之后,就对进行这种对手已经提前布置好了严密防守的登陆战产生了极大的抵触情绪。
况且尽管夏威夷群岛此时已经结束,防守的倭军也已经被彻底歼灭,但进攻的米军众多精锐部队同样也遭受了极其惨重的损失,现在正在休整阶段。
米国连在太平洋方向的进攻都暂时停止了下来,哪里还有能力在跟比倭军实力还要强上许多的独军再打一场惨烈的登陆战。
经过侦察机的大量侦查甚至小股部队的试探性进攻之后,米国发现相对于距离腐国最近的漂亮国沿海而言,独国在风车国和童话国一带布置的兵力相对有限,反登陆设施的建设完成情况也比较差。
所以米国决定改变原有计划,考虑选择风车国或者童话国海岸进行登陆。
虽然这两个国家距离独国本土的距离更近,容易得到独军的支援,但至少独国在这里所做的防御登陆准备远远比不上漂亮国。
反正米军想要的无非就是一个稳定的登陆场而已,只要能欧洲大陆站稳脚跟,保证自己能把源源不断地士兵和物资送上岸,这次的登陆就算是成功。
所以尽管腐国方面一直反对,但在米国的坚持之下,最终这场登陆作战的目标还是选择了风车国的鹿丹港。